➥【Covid-19與心理健康方法學之系統性回顧】:疫情一年來,很多在網路上研究心理健康的問卷。疫情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很容易發表在國際期刊嗎?用網路收案的研究方法嚴謹嗎?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林煜軒醫師與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陳宗延醫師團隊最新發表在《醫學網路研究期刊》的分析指出:COVID-19疫情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平均在9.2天就收到5137位受試者;然而73%的論文有研究方法品質不佳的問題。
COVID-19疫情不僅影響大眾的心理健康,也影響了心理健康研究的方法。我們系統性回顧去年上半年,所有發表在同儕審查國際期刊中,COVID-19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分析論文收案與發表的效率,以及研究方法的品質。
能夠發表在國際期刊的受試者樣本數平均為5137人 (從100到56679都有),而平均收案的時間為 9.2 天!而收案完成到投稿,也就是統計分析、撰寫論文的時間平均 26.7 天。而期刊的效率也很高:從收到投稿審查到刊出平均 18.7 天。
然而用 Newcastle-Ottawa Scale 這項簡易評價橫斷式研究方法品質的標準來看(滿分為5分,<3分則為品質不佳),有73%的論文有研究方法品質不佳的問題。
例如只有10篇論文有交待樣本的代表性,這在超過九成的研究提到是網路收案的方法中,填寫問卷者的樣本代表性尤為重要。由於品質參差不齊,這會造成未來可能無法用統合分析(meta-analysis)疫情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結論。
進一步分析平均在9.2天收到5137位受試者的高效率,收案時間和樣本數沒有關聯性-這當然是因為發表偏差(publication bias),但也代表各國學者研究疫情對心理健康的論文非常競爭,需要非常高的...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573/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林煜軒醫師摘要整理)
📋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JMIR) - 2021-02-21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Data Collection Among Public Mental Health Surveys Conducte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Systematic Review
■ Author:Yu-Hsuan Lin, Chung-Yen Chen, Shiow-Ing Wu, et al.
■ Link:https://www.jmir.org/2021/2/e25118/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1/04/08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jmir mental health」的推薦目錄:
jmir mental health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失眠」是全球疫情影響心理健康最敏感的指標】:國家衛生研究院林煜軒醫師的研究團隊,最新發表在《醫學網路研究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的研究,分析全世界受疫情影響程度不同的19個國家中網路搜尋 Google Trends 資料庫中「失眠」、「憂鬱」、「自殺」三個心理健康重要關鍵字的趨勢,發現疫情影響死亡數較高的國家,該國民眾搜尋「失眠」的比例也比較高。而疫情對群體心理健康的影響,似乎沒有達到更嚴重的增加群眾「憂鬱」與「自殺」的程度。
失眠是許多壓力事件、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早期徵兆;因此用失眠或睡眠品質,做為心理健康的早期篩檢,這份研究提出臨床與公衛政策簡單有效的篩檢,也是重要的跨國比較實證根據。
*以下是刊登在報導者的中文科普文章:
《報導者 The Reporter》網路搜尋「失眠」,是疫情期間心理健康預測指標
相關連結: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covid-19-indicator-insomnia?fbclid=IwAR1uKWjNGhuST-kBf_43MZOTAzQwwZBw6VUOGu_CmwUQr3TU-33AQSR92CA
... 完整轉譯文章,詳連結:http://forum.nhri.org.tw/covid19/virus/j_translate/j2079/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林煜軒醫師摘要整理)
📋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JMIR) - 2020-09-21
Increased Internet Searches for Insomnia as an Indicator of Global Mental Health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Multi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 Author:Yu-Hsuan Lin, Ting-Wei Chiang1, Yu-Lun Lin, et al.
■ Link:https://www.jmir.org/2020/9/e22181/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 COVID-19學術資源-轉譯文章 - 2020/10/13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疾病管制署
jmir mental health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轉移視線分心大法|VR在醫學上的應用】
「你唔洗麻醉?」
「要,襟著餅帶佢啦」
「你不是入錯帶呀嘛?」
「無,呢招叫做轉移視線分心大法」
就是一套「春潮爛漫海棠紅」,成功將星爺的注意力分散,將壓住他大動脈﹑擋住他條三叉神經的「點224痰罐仔子彈」在大脾拿出來。古有關雲長全神貫注捉象棋刮骨療毒,當時有凌凌漆聚精會神看咸帶鑿骨取彈頭,不知他日又會發展到如何?登登登凳,現今的VR已經可以應用相同原理,協助病人減低痛楚。
醫學研究雜誌JMIR Mental Health曾經發表過一篇研究,在醫院中對100名痛楚指數 (0到10) 大於3的住院病患者進行研究。當中50名病患者透過VR觀賞平靜影片,例如冰島風景和海洋中的鯨魚,再在看完後測試疼痛指數,令痛楚減低了24%。同時,另外50名患者只是透過2D螢幕觀賞影片,痛楚只減低了13.2%,成效不及VR影片。
結果顯示,配合VR進行治療,比單獨使用藥物更為有效。研究主任Brennan Spiegel認為,VR有助病人身歷其景並將注意力分散,減少感受到其他刺激,為傳統方法提供有效處理。不過,由於研究只是進行了15分鐘的測試,並未考慮拿走VR時所帶來的落差,因此需要再進一步進行測試,不過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進展。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有可能用過類似的方法分心,例如打針的時候和護士聊天,或在見到心儀對象的時候扮和朋友傾計,也是在用相似技巧。所以比起阿漆和關二哥,大家也是半斤八兩!
資料來源:JMIR Mental Health
------------------------
新書 冷知識手冊《吾港吾知》在各大書局有售
<想每日閱讀冷知識?將專頁設為搶先看吧!>
◆ 每日分享知識、每月推出課程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Youtube:https://goo.gl/OEJrGt
◆ Instagram:@beginner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