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全球暖化加劇極端天氣 經濟學人:增溫3度地球將無安全之地》
{稿頭}
1) COP26
聯合國第26屆氣候變遷高峰會,11月1日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G20環境部長會議7月22、23日在義大利拿坡里召開,會後公報同意努力全球氣溫和工業革命前相比,上升限制在攝氏1.5度以內,會加速行動達到目標,是首度G20承認增溫1.5度的緊急性,但就逐步淘汰燃煤發電,或刪除補助化石燃料上,因為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反動,未能達成共識。7月24、25日51國在倫敦召開的氣候會議,同樣未能在淘汰燃煤上達成共識。
2)頻繁極端天氣事件
2021年1月西班牙百年暴雪。三月新南威爾斯百年一遇水災。五月莫斯科創60年高溫紀錄。七月歐洲洪水、北美熱浪野火、鄭州、印度和倫敦暴雨。氣候科學家們承認似乎已無法及時預測極端天氣的強度。
3)全球暖化
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4.9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約1.2度。
加劇極端天氣,7月24號出刊的經濟學人封面報導指出,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3度的話,地球將沒有安全的地方。
氣溫上升3度,植物將停止吸收二氧化碳,碳排量將足以造成,2100年前氣溫再上升1.5度,颶風更強勁,亞洲澳洲和美國東南部城市將面臨毀滅。
氣溫上升4度,南北極冰層消失,雨林變成沙漠,海水上升淹入大陸。人口將移居到加拿大和西伯利亞地區,爭奪地球上少數僅存可居住的地方,種族衝突和內戰將不可避免。
二氧化碳排到大氣中的65%到85%,要經過20到200年的時間,才會分解在大海裡,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可持續上千年。
4)巴黎協定
「氣候行動追蹤組織」指出,2100年氣溫上升要控制在2度內的話,巴黎協定締約國都要達到承諾的減排目標之外,還要實現中國2060年碳中和,美國2050年零碳排。
5)海平面上升
「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6月報告預估即便氣溫上升控制在2度內,2100年前海平面恐上升60公分,如果全球前136大的沿岸城市,完全沒有因應全球暖化的措施,到21世紀中葉,損害總計估在1.6到3.2兆美元間,受災最嚴重的將是廣州,其次是孟買。
{內文}
聲音來源:Euronews主播(2021.1.11):「西班牙當局加速清理,超過百年來,該國有紀錄下最高降雪量。」
聲音來源:7News Australiar記者(2021.3.20):「往下游處,位於新南威爾斯中北海岸的塔瑞鎮,淹沒水中,近20個海岸小鎮居民被要求撤離,創紀錄的降雨帶來豪大雨量。」
聲音來源:Arirang News主播 (2021.5.18):「莫斯科5月中旬氣溫,出現60年來最高紀錄,這樣十分異常的亞熱帶高溫,通常出現在俄羅斯南部的夏季中旬。」
聲音來源:ABC News主播 (2021.7.26):「美西野火極度危險,現在13州竄燒85處大型野火,空氣品質警告擴展到東岸,今天(7.26)稍晚波士頓才剛發布空氣品質警告。」
聲音來源:DW News記者(2021.7.26):「在印度下了數週大雨後,吸滿雨水的山坡地液化坍塌,下方村莊整個消失。」
聲音來源:Sky News記者 (2021.7.26):「不到一個月內,倫敦部分地區兩度經歷嚴重淹水,雷暴雨橫掃倫敦南部和東部。」
暴雪、強降雨、野火竄燒、高溫破紀錄,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占據新聞版面,橫跨南北半球,極端天氣加劇的來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就是「全球暖化」,7月24號出刊的經濟學人封面報導就指,如果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3度的話,地球將沒有安全的地方。
影片旁白:「氣溫上升3度的話,植物將停止吸收二氧化碳,碳排量將足以造成2100年前氣溫再上升1.5度,地球將瀕臨失控的全球暖化,在這個未來,颶風更強勁,亞洲澳洲和美國東南部城市將面臨毀滅。」
聲音來源: Channel 4 News記者:「北極暖化的速度,比全球平均氣溫上升還快,過去30年來,北極以每10年增加攝氏0.81度的速度暖化,比全球均溫上升快三倍。
氣候科學家 Emily Shuckburgh:「北極冰層融化,北極海洋會淡化,如果淡化後的海水流進北大西洋,會打亂洋流,對整個北半球帶來巨大影響。」
2015年起草的巴黎協定,以工業革命前,也就是1850到1900年為基準,要求全球氣溫和工業革命前相比,上升控制在攝氏2度以內,理想狀況限制在1.5度以下,世界氣象組織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4.9度,比工業革命前上升約1.2度。
影片旁白:「工業革命以來已經歷約200年,在這期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持續增加,助長地球增溫,溫度上升邁向攝氏2度的半路中。氣候科學家表示超過2度限制的話,將會造成致命熱浪、乾旱和野火更頻繁,地球大部分地區將無法居住。」
聲音來源:France 24記者:「氣候學家表示,如果目前的行為和污染持續不變的話,全球氣溫恐增加攝氏4度,將帶來更凶狠的天氣事件。」
影片旁白:「氣溫上升4度的話,我們將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地球,南北極的冰都會消失,雨林變成沙漠,海水上升淹入大陸。人口將移居到最新解凍後的加拿大和西伯利亞地區,但即便在這裡,夏季也熱到無法種植作物,除了沿岸地區以外,沒有東西買,生產者也沒有東西可賣,移民爭奪地球上少數僅存可居住的地方,種族衝突和內戰將不可避免。」
氣溫上升3度的地球,熱帶國家將熱到無法從事戶外活動,兩極冰層縮減無法逆轉,海平面上升的單位將以公尺來計算,上升4度,人類將上演生存大戰,那麼多國在巴黎協定承諾的減碳目標,對控制地球升溫有多少幫助?「氣候行動追蹤組織」估算指出,2100年氣溫上升要控制在2度內的話,巴黎協定締約國都要達到承諾的減排目標之外,中國要實現2060年碳中和,美國2050零碳排也要落實。
影片旁白:「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發現兩個顯著的問題,首先國家設定的減排目標,不夠大膽足以符合巴黎協定的目標,且即使所有國家都達到減排目標,氣溫在接下來70年,估仍會上升超過攝氏2度,進入22世紀以後仍會持續增加。再者國家根本沒有達到減排目標,即便是保守的減排目標。」
影片旁白:「如果我們繼續維持過去10年來的做法,地球氣溫最快在2040年就會達到上升2度的限制,可能在2060年達上升3度。唯有盡快大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才能落實巴黎協定。」
造成地球升溫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燃燒,包括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在這10年內,全球燃煤發電每年都必須減少14%,才能邁向2050年零碳排的目標,但剔除燃煤發電,一直是國際難以達成共識的議題,7月下旬在義大利拿坡里舉辦的G20環境部長峰會和在英國倫敦舉辦的氣候會議,在逐步淘汰燃煤發電上,都無疾而終。
影片旁白:「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中40%來自煤炭,但氣候變遷還不是唯一的問題,髒空氣每年造成7百萬人死亡,相當於和抽菸一樣致命,燃煤釋放的污染物,會進入人體肺部,經由血管擴散,甚至進入腦部。」
而且二氧化碳也不容易消失,排到大氣中的65%到85%,要經過20到200年的時間,才會分解在大海裡,剩下的有一部分消失在岩層或風化中,要花上萬年的時間,二氧化碳對氣候的影響可持續上千年。
台灣大學氣候變遷中心前主任 柳中明(2010):「未來我們所面臨的頻繁的兩種極端現象,會不斷出現。整體的溫度上升在未來的十年,現在可以預測到2020年,可以看到快速上升的情況。」
2010年公開的氣候變遷紀錄片「正負2度C」,探討全球暖化的衝擊,當時預見的未來,現正發生中。聯合國旗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6月提出的內部報告指出,都會區經歷越來越嚴重的空污和極端高溫,沿岸地區面臨海平面上升和風暴引發的水災加劇。
影片旁白:「還有其他11個沿岸城市,包括美國4個城市,都受到海平面上升嚴重衝擊,印尼首都雅加達已開始下沉,環境學家警告,三分之一的雅加達地區,未來30年內將被淹沒。」
報告還預估即便氣溫上升控制在2度內,2100年前海平面恐上升60公分,且在預期最糟糕的狀況下,如果全球前136大的沿岸城市,完全沒有因應全球暖化的措施,到21世紀中葉,損害總計估在1.6到3.2兆美元間,受災最嚴重的將是廣州,其次是孟買。
印度科學理工學院教授 N.H. Ravindranath:「短期來看,唯有因應氣候變遷做出改變,長期要減緩影響,基於巴黎協定減少碳排。我想唯一辦法就是因應措施,如何進一步改善預警系統,如何提供更好的住房和基礎設施。」
DW記者:「在1990年代遭遇嚴重水災後,荷蘭決定讓河流有更多空間,就像這條在馬斯垂克市旁的河流,在這個地區禁止興建任何工廠和房屋。」
面臨頻發的極端天氣,能適應的國家就能生存下來,全球氣溫上升超過3度的話,地球將面臨無法逆轉的浩劫,無論國家強弱,恐都在劫難逃。
https://youtu.be/8A954Ql6i_c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SiCAR愛車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開歐洲車或者某些日系的車主,一定會遇到一個問題『環保材質,變黏黏的又開始掉漆』,真的很惱人耶!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想要買中古車的朋友,這些地方先檢查,可以幫你省錢又省心唷! 喜歡我們的頻道,麻煩幫我們按個讚,加訂閱,您的鼓勵是我們最大動力!! ※訂閱YouTube頻道➜http://b...
g20 漏 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1)冰川報告:
法國圖盧茲大學於戈內(Romain Hugonnet)領導的研究團隊,將1999年美國NASA發射的特拉(Terra)衛星獲得的圖像,作為主要數據來源。
在比對全球21萬7175條冰流,過去20年的衛星圖後,研究人員發現,在21世紀的前20年,每年有近2700億噸冰消失。
科學家將結果公布在《自然》期刊,目前全球海平面上升,其中五分之一的水來自融化的冰。
2)梅克爾彼得堡氣候對話。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最後一次擔任總理的氣候峰會上,對來自約40個國家的代表表示,碳定價體系將有助於控制全球二氧化碳排放。
她在今年舉行的彼得堡氣候對話(Petersberg Climate Dialogue)上表示:從我的觀點來看,如果我們在全球範圍內也有一個二氧化碳稅價格,那將有助於減排。
3)COP26 什麼意思?(資料來源:BBC)
COP(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是指197個國家每年一次的首腦峰會,討論氣候變化和各國的應對方案、承諾和行動。
這個峰會是《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框架》的一個組成部分;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簽署的這份公約,主要目標是管控、限制人類活動對氣候的衝擊。
《公約》1994年3月21日生效,COP26是自那以來第26次峰會,定於2021年11月1日至12 日在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舉行。
{內文}
龍捲風。
自拍民眾:我們就在龍捲風正中心。
大淹水。這裡是美國,5月的美國。正當南方遭受暴雨,狂雷,龍捲風吹襲的時刻,美國的西部,陷入極度乾旱
新聞片段:這是加州史上第4嚴重乾旱。目前全加州97.5%的土地,正承受著程度不等的乾旱。其中灣區,洛杉磯更是超過一半的地區,已經進入D3等級「極端乾旱」(Extreme Drought)。
台灣也是,從日月潭水庫。到新竹寶二水庫,再到石門水庫,這是我們對氣候暖化的切身之痛。隨著地球暖化,還有另一個地方的水,也在大量消失。
新聞片段:像這樣的畫面,令人痛心的成為了常態。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幾乎全球所有冰川,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融化。研究作者/英國阿爾斯特大學 Robert McNabb博士:導致冰川急速融化的主要原因,是氣溫。
新聞片段:在他刊載於《自然》雜誌的報告稱,自2000到2019年,地球每年有近2700億噸冰消失。目前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其中1/5的水來自融化的冰。自2015年起冰川的融化加速,比先前平均每年多消失700億噸冰。
這不是想當然耳的推測,而是研究團隊對比了過去20年,地表上21萬7175條冰流(ice streams),由NASA衛星拍下的照片,得出的結論。
新聞片段:研究人員警告,冰川快速融化或釀成水患,或導致缺水。
Sky News新聞片段(2021.2.7):這是喜馬拉雅的南達德維冰川(Nanda Devi glacier),突然斷裂,掉入恒河的畫面。強大的水流撞破下游兩個水壩,並且摧毀沿岸整片房屋和村莊。
這是今年2月才剛發生的悲劇,也是快速融化的冰川,所帶來的水患,最直觀的災難。喜馬拉雅山上一塊冰川的斷裂,代價是近200人死亡及失蹤。但是快速融冰,為何也會導致缺水呢?再以喜馬拉雅山脈為例:原本在旱季,融化的冰是恒河,雅魯藏布江,印度河重要的水源。一旦冰川迅速的縮小,下游的印度和孟加拉,將在數十年後,面臨缺水及食物缺乏的困境。
氣候分析公司Jupiter Intelligence CEO Rich Sorkin:你可以視氣候變遷為癌症,你拖的越久,存活下來的機會越低。
也因此,2021年11月1日,於蘇格蘭舉行的COP26,被視為是2015年的巴黎COP21之後,最重要的一場氣候峰會,也是搶救地球的最後機會。
Channel 4記者 Alex Thomson:英國政府希望其他國家,能共同分擔減排的責任,這也意味著英國,必須以身作則。
新聞片段:英國在減排上確實有點成積,英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了49%,是過去十年G20國家中,表現最佳的國家。自柴契爾夫人起,英國就一步步擺脫煤炭,使英國成為全球離岸風電的領頭羊。曾經是最大碳排放來源的電廠,自2008年起碳排減少了67%。目前發電排出的二氧化碳,只占英國碳排的13%。然而英國仍可見到,與首相強森「綠色革命」(green industrial revolution)相抵觸的項目。例如英國8座機場的增建計畫,270億英鎊的道路基建計畫,以及新北海油田探勘計畫,還有短命的《綠色房屋補助金計劃》,今年英國的Cumbria,還表示願意審查新煤礦開採計劃。
英國國會議員 Philip Dunne:這些錯誤的舉措,令英國政府臉上無光。
不管你信或者不信,地球暖化帶來的極端氣候,都正在發生。而且政府是有能力,「做點什麼」的。
新聞片段:德國總理梅克爾,促請全球各國像對待新冠危機一樣,正視氣候變遷帶來的危機。她在今年的彼得斯堡氣候對話(Petersberg Climate Dialogue)上,與英國首相強森共同舉行視訊會議,梅克爾表示推行全球公定的碳稅,將是迫使全球減排的一項有力工具。
DW新聞主播:梅克爾與強森呼籲全球各國,必須立場一致對抗氣候變遷,不要讓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打消了對拯救地球暖化的投資。
德國總理 梅克爾:我們德國,並沒有因為對抗新冠疫情,而減弱了對振興經濟的投資。我們沒有減少對氣候變化,或是減少對保護生物多樣性貢獻,反而是在這些領域裡,我們做得更多了。
新聞片段: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在過去30年呈翻倍增加,增幅超過60%。然而其中70%的污染源,可追溯回到僅僅100家企業。這些企業多半是石油或是煤炭公司。
新聞片段:等時候到了,人們必須會放棄燃燒化石燃料。無論是不是自己的「選擇」,抑或是「被強迫」。總之等到放棄燃燒化石燃料那一天,世界的面貌,將會與現在大不相同。
這一天何時到來沒有人知道,但我們知道時間不多了。
新聞片段:誠如各國政府在對抗新冠病毒上,毫無準備,將全球各國逼入絕境。這個教訓警醒著人們,必須立刻對抗氣候變遷的急迫性,而不是乾等著問題惡化再處理。
前英國氣候變遷特別代表 David King爵士:我們未來5年做出的行動,或將改變未來1000年人類的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QUz2WtkA10
g20 漏 油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在今年的4月22號,地球日第51個年頭的這一天,減少煤炭使用,再度成為各國政府的熱議焦點。而今年在此一議題上最特別,也格具意義的亮點,是當年工業革命發源地,大量工廠日以繼夜燒煤讓機器運轉製造的英國,搖身一變成為年底COP26的主辦國,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將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舉行。英國,是目前已開發國家中最出色的減煤大國,早已決定在2025年前,全面停用燃煤發電,並已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佔比,目前比例高達四成,以風能為最大宗,在全球煤炭使用量排行榜中排名第21,首位是中國,印度居次,美國第三,足見英國在減煤上的積極努力。事實上,減煤已是當前已開發國家的普遍共識,包括美國,也包括加拿大,但對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及印度來說,當前正是追求國家經濟規模擴張之際,以中國為例,中國生產全球半數的鋼鐵水泥,在尚未找到比燃煤更低的生產方法前,目前很難談減煤。印度也是如此,莫迪政府雖然決定將大舉投資再生能源,但也言明,印度不可能完全剔除燃煤使用,一度宣布未來不再興建燃煤電廠的印度,傳出又把燃煤發電,這種全球最廉價的發電方式,重新納入考量,可能續蓋燃煤電廠。
{內文}
17世紀英國啟動工業革命是西方首個大規模使用煤炭的國家,也讓排放煤煙的工廠煙囪多寡,成為評判國家經濟實力的衡量標準。
新聞片段:工業革命讓機器應運而生,數量鋪天蓋地,也帶來全球性經濟繁榮,人類史上前所未見
兩百多年後的今天,當年的工業革命發源地搖身一變,成為世界迎來第51個地球日之際,已開發國家中最出色的減煤大國,英國擔下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年底於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辦的重任,
是別具環保歷史意義的東道主角色。
英國首相 強森:我們絕對可用更環保的方式,在疫情中重建國家經濟,別忘了 英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較1990年的水平減少了約42%,英國經濟也比那時成長了73%
煤炭,仍是全球至今最主要的燃料,在所有能源中使用佔比27%,發電總量中,煤電佔比則為38%,以國家消耗總量來看,中國第一,印度居次,美國第三。英國遠遠在後,排名第21。國際能源署統計數據,英國減少產業用煤成效驚人,90年代6690千噸油當量,2018年1473千噸油當量降幅高達八成。
英國天空新聞片段(2020.08.17):這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從今天起,英格蘭地區的商業採礦畫上句點,杜倫市的布拉德利礦場,在經營兩百年,年開採高達15萬噸的煤礦後,正式結束營業
英格蘭煤礦工人(2020.08.17):我感到絕望 真的非常絕望
去年八月,英格蘭末代礦場關閉,英國政府為應對氣候危機,早已決定在2025年前,全面停用燃煤發電,大幅提升可再生能源佔比,目前的比例已高達四成。
英國第四頻道新聞片段:這是英國的成功故事,碳排量相較90年代下降了49%,是過去十年來,G20中減碳量最高的國家,決心擺脫柴契爾夫人啟動的煤礦業,英國成為了全球風電的領頭羊,英國電力產業,始終為全國之首的碳排量,已自2008年以來下降67%,英國電力業碳排量,目前僅在全國陸上排放量的13%
英國國際貿易部宣導影片:世界上哪個國家擁有最大的離岸風電能,甚至能在2030年前產生高達400億瓦的離岸風電能
而大興離岸風能是英國政府用來應對減媒的新能源政策,與挪威合資自2020年起動工,英國正在打造一座矗立於英格蘭東北外海,全球最大海上風電廠Dogger Bank,預計2026年完工後,可產生360億瓦電力,供電全英500萬戶家庭,連同自2030年起禁售汽柴油車,2035年起不再出產油電混合車,盼走向純電動車使用國,英國其實與美國加拿大等已開發國家一樣,積極展現減煤決心,並把淨零碳排目標訂在2050年,但在亞洲卻是不同光景,中國與印度政府雖都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但兩國目前
依然甩不掉對燃煤發電的高度依賴。
德國之聲新聞片段:在亞洲 煤炭使用量不斷上升,2020年中國與印度燃燒的煤炭總量,是當年度全球總量逾三分之二,其他亞洲國家的煤炭用量,也高過歐盟與美國的總和
以中國為例,在2020年雖是高於美國,全球風能裝置量最高的國家,但當年度煤炭用量,在能源消費總量中佔比接近6成,尤其走過2020年的新冠疫情,2021年經濟活動正要重新重啟談減煤難上加難,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上個月的報告便估計到2025年,中國煤炭年消費量甚至要比2020年增長6%。
CNBC新聞片段:中國地大物博,雖然生產高數量的可再生能源,卻不等於高占比,中國的能源消耗量,13%來自可再生能源,美國是11% 歐盟則為18%,中國曾經曾諾要在2030年前,把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20%,但代表中國需跟燃煤說再見,但中國的燃煤發電占比為58%,中國要減煤並不容易
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亞洲策略總監 費雯麗:中國的煤炭半數是在重工業製程中燃燒,中國工廠供應全球50%的鋼鐵和水泥。令人遺憾的是,目前並還沒找到 符合成本效益的替代燃料
至於印度,莫迪政府雖已宣布,未來十年將投資550億美金致力發展清潔燃煤,但考量還要追求
5兆美元的國家經濟規模目標,因此不可能完全排除燃煤使用,路透社今年四月的獨家新聞,曾一度宣布未來,不再興建燃煤電廠的印度,又把全球最廉價的電力製造方式重新納入考量,可能續蓋燃煤電廠。
CNN主播:我們所處的地球正迎來一項可怕的警告,2021的全球碳排量,將出現史上最二高的增長
CNN主播:聯合國國際能源署表示,今年煤炭使用量最大的會是亞洲,特別是中國將超越可再生能源的成長
就在地球日前夕,聯合國轄下的國際能源署嚴正警告,今年的全球碳排量,會由發展中國家帶頭向前衝,能源需求拜各國經濟,從疫情中復甦所賜年增4.6%,且不只石化燃料需求增長,煤炭及天然氣需求,也將高於2019年水準,全球碳排年增幅,因此將暴衝至史上第二高,僅次於十年前後金融海嘯時期,各國經濟集體復甦的猛爆反彈,當地球因新冠疫情得以喘息一年,各國逐漸走出疫情谷底,保經濟復甦與環保減煤的二擇一,再度重回檯面,成為各國政府的政策申論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yE4VltpstM
g20 漏 油 在 SiCAR愛車趣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開歐洲車或者某些日系的車主,一定會遇到一個問題『環保材質,變黏黏的又開始掉漆』,真的很惱人耶!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想要買中古車的朋友,這些地方先檢查,可以幫你省錢又省心唷! 喜歡我們的頻道,麻煩幫我們按個讚,加訂閱,您的鼓勵是我們最大動力!!
※訂閱YouTube頻道➜http://bit.ly/SiCAR愛車趣頻道 (打開小鈴鐺唷)
※追蹤Andy老爹IG ➜ http://bit.ly/老爹IG
※SiCAR愛車趣官網➜http://bit.ly/SiCAR愛車趣官網
***更多精彩回顧***
你選對了嗎? 3分鐘了解 更換電瓶小常識
http://bit.ly/32rZb89
用5萬 VS 20萬元 買一台中古雙B的差別...
http://bit.ly/2B9A5iu
危險! 水箱水漏光光 不是瘋狂補水就沒事!?
http://bit.ly/2ORRdkL
更多幫幫忙影片
http://bit.ly/開車幫幫忙
#開車幫幫忙 #SiCAR愛車趣 #小施汽車生活頻道 #環保材質

g20 漏 油 在 SiCAR愛車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現在汽車電控功能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車子也都加入了引擎自動啟閉的功能,所以電池也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換了規格跟你車子不符的電瓶,可能會導致電瓶壽命大幅減短喔! 喜歡我們的頻道,麻煩幫我們按個讚,加訂閱,您的鼓勵是我們最大動力!!
※訂閱YouTube頻道➜http://bit.ly/SiCAR愛車趣頻道 (打開小鈴鐺唷)
※追蹤Andy老爹IG ➜ http://bit.ly/老爹IG
※SiCAR愛車趣官網➜http://bit.ly/SiCAR愛車趣官網
***更多精彩回顧***
真的有比較好? 車子久放不動 需要拔電瓶斷電嗎?
http://bit.ly/32njALH
用5萬 VS 20萬元 買一台中古雙B的差別...
http://bit.ly/2B9A5iu
美女賽車手vs專業試車手 挑戰路邊停車誰最快?ft. Iris艾莉絲
http://bit.ly/2MhhVBS
更多幫幫忙影片
http://bit.ly/開車幫幫忙
#開車幫幫忙 #SiCAR愛車趣 #汽車電瓶攻略

g20 漏 油 在 SiCAR愛車趣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常常看到網友留言提醒,『車子久放不開,最好手動拔掉電瓶線,對電瓶壽命比較好』真的嗎?開車幫幫忙要來幫您解答!另外,自己買電瓶換裝,有一個很重要的眉角一定要注意,影片中一起告訴你囉! 喜歡我們的頻道,麻煩幫我們按個讚,加訂閱,您的鼓勵是我們最大動力!!
※訂閱YouTube頻道➜http://bit.ly/SiCAR愛車趣頻道 (打開小鈴鐺唷)
※追蹤Andy老爹IG ➜ http://bit.ly/老爹IG
※SiCAR愛車趣官網➜http://bit.ly/SiCAR愛車趣官網
***更多精彩回顧***
用5萬 VS 20萬元 買一台中古雙B的差別...
http://bit.ly/2B9A5iu
美女賽車手vs專業試車手 挑戰路邊停車誰最快?ft. Iris艾莉絲
http://bit.ly/2MhhVBS
水箱水漏光光 達人教你看懂哪裡出問題?
http://bit.ly/2ORRdkL
更多幫幫忙影片
http://bit.ly/開車幫幫忙
#開車幫幫忙 #SiCAR愛車趣 #汽車電瓶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