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玩轉這種事可不簡單,不會是看幾本小書就會懂得。
20181031美國FDA發布的消息,核准了23andMe公司的藥物代謝基因檢測直接銷售給末端消費者。
https://www.fda.gov/…/News…/PressAnnouncements/ucm624753.htm
這個檢測包含了33個變異的位點。FDA的消息當中一再強調的是,這樣的檢測結果資訊並不能直接用來作為醫療處置的決策使用,實務上醫療處置和處方開立還是要由醫療人員評估後進行。
相類似的,這幾年炒得很熱的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或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花了不少的心力在看一些癌症治療藥物對於特定癌症類型的效用,確實對於像是標靶藥物一類的高價藥物,這樣的治療前的分析,是會有助於在醫療成本,以及時效性上面的效益。
話說這次FDA核准的,對於pharmacogenetics藥物代謝方面的基因變異的檢測,其實早在二三十年前就有人在做了。主要是會看藥物的代謝速度,用以評估產生副作用的狀況,或者是用來作為劑量使用的參考。依照先前英國和美國各自的研究分析,藥物傷害在臨床上發生的狀況其實是個很普遍的問題,台灣這邊狀況如何,我是不知有沒有人在做研究分析。不過,可以相信發生的風險應該也不會到太低。
PS 1: 2016年BMJ發表的文章:Medical error—the third leading cause of death in the US https://www.bmj.com/content/353/bmj.i2139
PS 2: 可以用"drug injury"當關鍵字搜尋看看
臨床實務上,藥物使用所造成的副作用或是傷害,經常會再使用其他的藥物來進行緩解或是治療。只是,這樣的狀況究竟對於病患的影響如何,其中應該是存在著許多的黑數了,實際上,也常有將"藥物傷害"視為必要之惡的心態存在。當然,在疾病治療上,該用藥的狀況還是要用藥,只是,是否有可能讓用藥也能更具有個人化與精準性,我想這是去探究這些藥物的代謝狀況或是效用上的個體差異的意義。
不過,話說回來,這樣的檢測誰要做?誰願意做?顯而易見的,目前這些檢測應該都還是以自費為主。對於歐美這些醫療支出貴森森的地方,跟台灣這邊已經習慣健保和廉價又優質的醫療的環境,純粹就是市場面來說,顯然在現實層面上會有很大的不同。然後,我也相信這些在藥物代謝上的基因差異,應該也會有人種上的不同,也就是說,台灣這邊適用的基因變異位點,和美國、歐洲所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會是一致的。這也就代表,會有另外重新開發和數據分析的需求。而無可諱言的,醫療產業當中,市場、需求、行銷,依然是研發的最重要支柱。這些種種,說到底,都還是一個在現實成本支出上面的課題。
是說這醫療,健康維護,從來都不應該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從來都不應該是不需要成本的。即使是目前還在健康狀態,藥去維持自己的健康狀態,從飲食,從生活型態,從環境因素來說,在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之下,其實都需要相對高額的"維護成本"。然後,當然,疾病或許在所難免,那麼,在需要進行醫療介入的狀況之下,人們又願意付出多少?
所以,有些時候,我相信醫療這回事,並不只是個科學的議題,而是牽涉到價值觀,或甚至是哲學的層次了。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fda precision medicine 在 What is Precision Medicine?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his FDA Oncology Center of Excellence video is designed to help people better understand the need for all Americans to contribute samples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