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原來是Mary Anning的生忌
她也是繞口令:she sells seashells on the seashore裡的那個she
旅遊雜記
《回到過去》
「暴風雨後,找到好化石的機會大很多,這陣子天氣太好,運氣可能不夠。」儘管領隊如是說,我們走在海岸的石灘上,厚厚的灰暗雲層,直吹到人頭痛的海風,跟心目中的好天氣差太遠。
我們自駕兩個小時來到這個位於英國南岸Dorset 的小鎮Lyme Regis,就是為了參加這個找化石的團。讀地質古生物學,尤其是關於恐龍的,多少都會知道一個叫Mary Anning的女人,而Lyme Regis 就是她的出生地,也是她花了一生採集恐龍骨頭化石的地方。
現今的小孩很厲害,可能會認得以下的三個英文字,它們認得我,我可是不認得它們:Ichthyosaur 魚龍, Pterosaur 翼龍,Plesiosauria 蛇頸龍。第一副它們的化石骸骨,就是Mary Anning在這裡Blue Lias cliff 下的石灘發現的。我知道Mary Anning,倒不是因為恐龍,而是因為收藏著這些重要化石的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裡,有她大大的畫像,有三不五時就見職員化身為她,帶著小朋友的導賞團。
Mary Anning於自然科學的地位是無容置疑的,可惜身於十九世紀是她的不幸。當時科學界為男性主導,自學成材又有天賦的她始終被排擠在主流學術研究圈子之外。她一生拮据,只得名而無利,靠販售自己找到的化石為生。那個年代,有錢的士紳貴族階級的家裡,都有所謂的 curiosity cabinets(也是博物館的前身),以收藏世界各地不同的奇珍異寶為興趣,化石當然也在其中。
千萬年來化石深埋在海岸邊不曾改變,岸線的風景卻變了。在Mary Anning的故居即現在的Fossil Museum集合後,五分鐘到Blue Lias的路程,多了一道人工堤,讓我們在漲潮時也能走過去。英國南面這段約155公里延綿的海岸叫Jurassic coast,屬於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有自然步道可由頭走到尾,不用付費一毫。
導賞團是要收錢的,但大家都知道地區小博物館的資助不比國家級的,日常運作很依賴這些收入,也就給得心甘情願。我們的領隊,找化石找大,有專業背景知識,一般問題難不到他。走下石灘前,一團十幾人圍著聽簡介,傳閱一些常見的化石,好讓我們待會不是盲頭烏蠅的亂找。
一團人沿海岸線四散,全都變了低頭族。我們蹲下來撥開地下的小石頭,那個才是化石啊?抬頭看著無盡的石灘,都呆了,冷風吹來鼻水直流。「來,這個給你,剛剛已經給了小女孩幾塊,我希望每人也能帶到一點東西回去!」訓練過的眼睛果然不一樣,領隊每兩步路就撿到東西。
不少人疑惑,這樣撿走化石不是很不應該嗎?在英國,保育規管方面已經發展得較成熟,仍在岩層中的不能隨便發掘,已經塌方在石灘上的就可以,因為科學研究價值已經大大降低了。當然,不同地方規例都會有出入,先問清楚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灰色的石頭表面被潮汐洗擦得光滑,上面的ammonites化石痕跡,像粉筆畫又像印花。我們看得驚喜,領隊直接跳過,原來只是下欄貨,不值一晒。左翻右翻,化石找不到,反而看到很多退了稜角的藍白瓷和七彩玻璃碎片,崖上原來是小村舊時的廢物場。
餓了也不理手髒,拿起鬆餅就吃。邊吃邊走,間中用靴子踢一踢翻一翻地上的石頭,偷聽爸爸跟女兒們的對話,一拖二的型男爸爸,小女兒心情像天氣,不情不願的走著。我們不是職業的fossil hunters,扁平的中間凹下去的恐龍脊骨找不到,找到的都是很普遍,一地都是的Crinoids 和 Belemnite。
領隊搬來一大堆石灰岩和頁岩石頭,邊用斧頭破開邊說,「通常裡面都會藏著ammonites,不過今天應該要食白果了。不要少看海浪的力量,岸邊很多藏著化石的石頭就是靠著海浪翻一翻,從底下翻出來的。」果然,只有一兩塊石裡有一兩粒小小的pyritized ammonites。
最後我拿到了一塊帶木頭化石的石頭,小唯撿了一堆Belemnites,回去用小玻璃樽裝起送給我們以前的教授她的哎吔老豆。三個多小時很快就過,天氣仍舊的灰暗,迎來送去的小鎮成為我們再次一同出field的地點。
沒有約定,但我們知道,有一天會在地球某個角落相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belemnite」的推薦目錄:
- 關於belemnite 在 淳的港式挪威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belemnite 在 淳的港式挪威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belemnite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belemnite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belemnite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belemnite 在 Fossil Prep - Belemnites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belemnite 在 look! ALIVE Episode 02: Belemnites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belemnite 在 Discover the Belemnite | Facebook - Facebook 的評價
belemnite 在 淳的港式挪威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旅遊雜記
《回到過去》
「暴風雨後,找到好化石的機會大很多,這陣子天氣太好,運氣可能不夠。」儘管領隊如是說,我們走在海岸的石灘上,厚厚的灰暗雲層,直吹到人頭痛的海風,跟心目中的好天氣差太遠。
我們自駕兩個小時來到這個位於英國南岸Dorset 的小鎮Lyme Regis,就是為了參加這個找化石的團。讀地質古生物學,尤其是關於恐龍的,多少都會知道一個叫Mary Anning的女人,而Lyme Regis 就是她的出生地,也是她花了一生採集恐龍骨頭化石的地方。
現今的小孩很厲害,可能會認得以下的三個英文字,它們認得我,我可是不認得它們:Ichthyosaur 魚龍, Pterosaur 翼龍,Plesiosauria 蛇頸龍。第一副它們的化石骸骨,就是Mary Anning在這裡Blue Lias cliff 下的石灘發現的。我知道Mary Anning,倒不是因為恐龍,而是因為收藏著這些重要化石的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裡,有她大大的畫像,有三不五時就見職員化身為她,帶著小朋友的導賞團。
Mary Anning於自然科學的地位是無容置疑的,可惜身於十九世紀是她的不幸。當時科學界為男性主導,自學成材又有天賦的她始終被排擠在主流學術研究圈子之外。她一生拮据,只得名而無利,靠販售自己找到的化石為生。那個年代,有錢的士紳貴族階級的家裡,都有所謂的 curiosity cabinets(也是博物館的前身),以收藏世界各地不同的奇珍異寶為興趣,化石當然也在其中。
千萬年來化石深埋在海岸邊不曾改變,岸線的風景卻變了。在Mary Anning的故居即現在的Fossil Museum集合後,五分鐘到Blue Lias的路程,多了一道人工堤,讓我們在漲潮時也能走過去。英國南面這段約155公里延綿的海岸叫Jurassic coast,屬於世界自然文化遺產,有自然步道可由頭走到尾,不用付費一毫。
導賞團是要收錢的,但大家都知道地區小博物館的資助不比國家級的,日常運作很依賴這些收入,也就給得心甘情願。我們的領隊,找化石找大,有專業背景知識,一般問題難不到他。走下石灘前,一團十幾人圍著聽簡介,傳閱一些常見的化石,好讓我們待會不是盲頭烏蠅的亂找。
一團人沿海岸線四散,全都變了低頭族。我們蹲下來撥開地下的小石頭,那個才是化石啊?抬頭看著無盡的石灘,都呆了,冷風吹來鼻水直流。「來,這個給你,剛剛已經給了小女孩幾塊,我希望每人也能帶到一點東西回去!」訓練過的眼睛果然不一樣,領隊每兩步路就撿到東西。
不少人疑惑,這樣撿走化石不是很不應該嗎?在英國,保育規管方面已經發展得較成熟,仍在岩層中的不能隨便發掘,已經塌方在石灘上的就可以,因為科學研究價值已經大大降低了。當然,不同地方規例都會有出入,先問清楚才是負責任的做法。
灰色的石頭表面被潮汐洗擦得光滑,上面的ammonites化石痕跡,像粉筆畫又像印花。我們看得驚喜,領隊直接跳過,原來只是下欄貨,不值一晒。左翻右翻,化石找不到,反而看到很多退了稜角的藍白瓷和七彩玻璃碎片,崖上原來是小村舊時的廢物場。
餓了也不理手髒,拿起鬆餅就吃。邊吃邊走,間中用靴子踢一踢翻一翻地上的石頭,偷聽爸爸跟女兒們的對話,一拖二的型男爸爸,小女兒心情像天氣,不情不願的走著。我們不是職業的fossil hunters,扁平的中間凹下去的恐龍脊骨找不到,找到的都是很普遍,一地都是的Crinoids 和 Belemnite。
領隊搬來一大堆石灰岩和頁岩石頭,邊用斧頭破開邊說,「通常裡面都會藏著ammonites,不過今天應該要食白果了。不要少看海浪的力量,岸邊很多藏著化石的石頭就是靠著海浪翻一翻,從底下翻出來的。」果然,只有一兩塊石裡有一兩粒小小的pyritized ammonites。
最後我拿到了一塊帶木頭化石的石頭,小唯撿了一堆Belemnites,回去用小玻璃樽裝起送給我們以前的教授她的哎吔老豆。三個多小時很快就過,天氣仍舊的灰暗,迎來送去的小鎮成為我們再次一同出field的地點。
沒有約定,但我們知道,有一天會在地球某個角落相遇。
belemnite 在 look! ALIVE Episode 02: Belemnite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Discover the Delaware state fossil, the Belemnite, and why this curiously shaped fossil is special to our area. Look! ... <看更多>
belemnite 在 Discover the Belemnite | Facebook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Delaware's state fossil, the Belemnite, in look! ALIVE Episode 2, produced and hosted by Caroline Elson. ... <看更多>
belemnite 在 Fossil Prep - Belemnite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fossil #fossils #fossilprep In last fossil hunting i with my girlfriend managed to find 2complete belemnites. Which are going to be stars of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