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槓與腰痛】
PTT看到篇廢文說拉單槓治腰痛
來討論一下單槓與腰痛的關係
今天先不討論拉單槓肩膀手臂的問題
單純討論🔍單槓與腰痛的關係🔍
相信不少人腰痛就醫的經驗
醫生就說去拉單槓
有些甚至跟你說拉單槓=用身體重量拉腰
真的是這樣嗎❓
先講結論
無腦拉單槓
只能對部分✔️彎腰會痛✔️的病患有幫助
對✖️背伸會痛✖️(偏向前面幾篇椎弓解離)的人會有反效果
延伸閱讀:
【你的下背痛不是我的下背痛】淺談疼痛的方向性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99992761484494&id=107381010745670
【年輕運動員的腰痛-椎弓解離】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25592522257851&id=107381010745670
【粗談椎弓解離運動】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230522728431497&id=107381010745670
阿如果要有腦拉單槓🧠
幹那就先練🔑動作控制🔑啊
跟單槓就沒直接關係了
沒說不能拉單槓哦
但重點是🔑有腦的動作控制🔑
🔍來看看單槓腰部的動作
因為闊背肌的關係
吊著的時候
腰椎若沒控制
87%以上會處於“背伸”的姿勢
現代人的生活工作
很高比例是坐式生活🦽
容易長時間處於⚠️彎腰⚠️動作
動作偏向彎腰久了,腰椎的結構就會對彎腰的受力耐受力差
因此很多人都會說搬個東西、蹲下去就閃到腰
這種腰痛就將它分類為 ⚠️彎腰⚠️會痛
🔍當吊單槓的時候🔍
腰椎被強迫拉往✔️背伸✔️
⚠️彎腰⚠️累積的壓力就會被釋放
因此才會有拉單槓治腰痛的感覺
但是
如果你是偏向椎弓解離方向的腰痛
典型症狀是⚠️站著、走平路、躺平在硬床上、做背伸運動會腰痛⚠️
椎弓解離討論請看前面幾篇
你無腦去拉單槓
大概也有87%會越拉越痛
在討論疼痛治療的運動時
要擺脫✖️無腦做啥運動就會好✖️的思維
深蹲硬舉救台灣啊
重訓治百病
受傷後先降重量,不會痛就繼續推繼續蹲
瑜珈拉筋 筋長一吋延壽十年
紅繩、皮拉提斯、脊椎螺旋治椎間盤突出等
疼痛治療的運動
該做的事情是✔️分析疼痛的動作✔️
從最基本的解離控制開始
控制會痛的地方不要動、不要出現會痛的動作
(如很紅的髖鉸鏈,就是個叫彎腰會痛的人,控制腰椎不要彎曲、去彎曲髖關節的運動)
再慢慢將控制的動作加入想做的運動中💪
能做到這程度
才是回去求運動表現的時機點
哭啊
原本想寫篇小品文
又變長篇廢文QQ
#下背痛 #坐骨神經痛 #拉單槓治腰痛
#髖鉸鏈 #骨盆前傾 #骨盆後傾
#椎弓解離 #椎間盤突出
#KineticControl #動作控制 #疼痛治療 #運動治療
#傷後復健要與生活連結
#解離運動聽過沒有 #極致的動作控制
#3D動作分析
髖關節 ptt 在 布孟璇(小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堡的背巾有兩條
一條是阿堡出生前團購新生兒時期使用的3P3嬰兒背巾
另一條就是「恩典牌」收到的Pognae腰凳背巾
(在此非常感謝朋友割愛🙇🏻♀️🙇🏻♀️)
從阿堡可以坐穩開始
除了確定要讓阿堡背著睡之外幾乎都是用腰凳背巾
因為阿堡大了之後帶出門
時常都是面向外背以滿足阿堡的好奇心
可能是心理因素吧
覺得面向外時寶寶有坐在腰凳上比較舒適😂😂
另外還有一點是腰凳可以單獨使用
可以讓老母手不用一直抱著寶寶的重量
但也不會感覺上半身被背巾束縛
啊這一條背巾其實是之前跟老北逛婦幼展時
老北被燒到😂😂
就覺得那個BOA旋鈕很酷
但基於家裡已經有一條腰凳背巾了就一直猶豫
後來老北覺得Hugpapa的外型真的太好看
所以我們還是決定入手了🙈🙈
之前孕期在做背巾功課時
有記得最重要的就是要符合「C型背、M型腿」
一直以為腰凳背巾比較難達到
但因為Hugpapa有兩段式腿寬調整
寶寶面向內背時臀部兩側還有包覆
而面向外時可以往內折起縮短距離
除了不會卡大腿肉肉外也能維持M型骨盆
(這款背巾有被國際骨盆協會認證為骨盆安全產品)
我覺得兩款腰凳背巾使用起來功能性其實都差不多
不過前面有提到老北覺得很酷的BOA旋鈕
(Puma之前有出過一款球鞋
就是用這個旋鈕快速綁拆鞋帶的)
真的是便利很多!
老北有時想主動背阿堡時
老母都會拒絕因為懶得一直調整背巾肩帶的長度
但是因為這個旋鈕我們找到平衡了
旋鈕放鬆時就是老北可背的長度
老母要背時可以直接調整旋鈕收緊
所以阿堡給老北背的機率有變高🤣🤣
其實大人跟寶寶有時穿的衣服厚度也會不一樣
背巾就需要調整了
Hugpapa結合了這項微調旋鈕技術
就可以更方便快速的調整
最後!我自己另外感覺有差異的是腰凳
隨著阿堡越來越重
有發現單獨使用腰凳時阿堡會開始一直往後傾斜
雖然Pognae也有設計止滑坐墊
但可能太重傾斜角度太大
所以阿堡屁屁還是時常會不經意差點滑出腰凳
不過Hugpapa針對腰凳的角度也有設計
所以阿堡坐的還挺穩的
老母自然又可以輕鬆許多👍🏻👍🏻
Hugpapa
#hugpapa #嬰兒背巾 #爸爸背巾 #腰凳揹巾 #旋鈕背巾 #韓國背巾 #新生兒背巾推薦 #腰凳背巾比較2020 #嬰兒背巾挑選 #透氣背巾 #嬰兒背巾比較2020 #背巾推薦ptt #三個月嬰兒背巾 #嬰兒背巾用法 #嬰兒背帶腰凳 #Pognae背巾 #ergobaby揹巾 #beco背巾 #wmm揹巾 #lillebaby背巾 #新生兒外出 #新生兒脊椎背巾 #新生兒適用背巾 #腰凳背巾推薦 #環狀背巾 #揹帶包覆式揹巾 #環型揹巾 #嬰兒髖關節背巾
髖關節 ptt 在 張嘉哲 骨科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下肢疼痛根源:脛骨外轉】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603988744.A.475.html
圖文交錯版可看PTT
脛骨(小腿)外轉
很多下肢疼痛的人都有
但卻不甚被重視的問題👀
究竟什麼是脛骨外轉呢
顧名思義,就是小腿骨往外側轉出去啦
在人的身上的外觀
最主要就是以✔️腳掌外八✔️來表現
根據足底壓力的動態分析
我們力量傳遞方向本來就會朝約外側10度前進(朝著第二根腳趾)
所以大部分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微外八
但若有過多的外轉(外八)產生時
會產生一連串下肢力量傳遞的問題⚠️
⚠️包含:扁平足、拇趾外翻、足底筋膜炎、膝蓋疼痛等⚠️
上述問題與脛骨外轉
有如雞生蛋蛋生雞
無法清楚分析出誰先誰後
但卻互相影響甚巨
為什麼會產生脛骨外轉的問題呢?
常見的狀況有
1️⃣股骨(大腿、髖關節)內轉
2️⃣附著到脛骨外側的肌肉、筋膜過緊
3️⃣腳掌往外偏(外八)
1️⃣股骨內轉
常肇因於闊筋膜張肌緊繃
闊筋膜張肌主要功用是髖屈
但在髖屈的同時會產生股骨內轉
(走路跑步都要髖屈、久坐也是髖屈、以前大家最愛的仰臥起坐也是髖屈)
股骨內轉後
為維持身體往正前方
就會出現脛骨外轉
2️⃣脛骨外側肌肉筋膜過緊
首要兇手就是髂脛束
緊繃的髂脛束會直接把脛骨拉到外轉
3️⃣腳掌往外偏(外八)
因腳踝骨頭結構的關係
腳掌呈現外八必定會帶著脛骨外轉
足部原因造成的外八
多肇因於✔️腳踝或大腳趾背屈不足✔️
在步態的腳跟離地(推進期, push-off)時
無法在額狀面維持腳掌往正前方
就會在水平面產生腳掌外八來彌補
同時帶動脛骨外轉
脛骨外轉久了後
會造成近端脛腓關節卡住
增加處理脛骨外轉的難度😫
處理脛骨外轉
需要評估上述的問題
✔️股骨內轉就要鬆闊筋膜張肌(Tensor Fascia Lata)、訓練臀中肌
✔️髂脛束(IT band)緊就要鬆、伸展
✔️近端脛腓關節卡住就要鬆動
✔️腳踝背屈受限就要鬆動關節、伸展跟腱
✔️大腳趾背屈受限就要伸展足底筋膜
✔️還要訓練脛骨內轉的穩定肌群:膕肌
至於為何要處理脛骨外轉
如上所述
脛骨外轉常伴隨股骨內轉
當這兩項同時出現時
就會產生⚠️髕骨外翻、⚠️足弓塌陷、⚠️拇趾外翻、⚠️足底筋膜炎等問題
下肢許多疼痛都與脛骨外轉相關
不要再說扭到腳踝會自己好
一堆人腳踝活動度都沒恢復
造成上述的腳踝背屈受限、產生脛骨外轉
進一步產生膝蓋、髖關節、骨盆、脊椎亂七八糟的代償
若想完整處理
還是需要找熟悉運動治療的物理治療師
#脛骨外轉 #外八 #扁平足 #足弓塌陷 #拇趾外翻 #髕骨外翻 #髂脛束
#動作控制 #疼痛治療 #運動治療
#KineticControl #UncontrolledMovement
#UncontrolledTibiaExternalRotation
#傷後復健要與生活連結
#解離運動聽過沒有 #極致的動作控制
#3D動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