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先知們出來講 5G 時,他們開酸是炒股題材;
後來印刷電路板起漲時,他們繼續酸;
之後銅箔基板不演時,他們還在酸;
再來散熱爆噴時,他們仍舊酸;
伺服器和數據中心大噴,還是沒停過在酸;
現在發現連台灣電信商都搶破頭,他們不酸了,開始找標的追高,想搭末班車,但股價也早就漲高了,風險也大了。於是這些人被出貨,幾年後繼續酸 6G 是騙人的。
這就是惡性循環啊!
全球 5G 競標熱門頻段 3.5GHz 頻段標金,最高標金紀錄是義大利的 1450 億,第二是德國的 1420 億,第三就是是台灣的 1380 億元。標金超過當年 4G 競標的 1186 億元。
5G 和 4G 最大的差別是使用高頻來提升傳輸速率,所以需要大量的小型基地台,且毫米波容易被干擾,所以佈建密度要高。以日本的例子來說,他們預計在紅綠燈和路燈上都要裝基地台。中華電信的老董也講過,5G 的基礎建置費用會是 4G 的三倍以上。
大量的基地台代表大量的 PCB ,而大量的 PCB 代表大量的 CCL,如此簡單的邏輯造就了台股一堆印刷電路板和銅箔基板的飆股;5G 的手機運用和伺服器運算中心會有巨大的熱能問題需要解決,所以造就了散熱廠的一堆飆股;大型資料中心、伺服器的相關個股早也有代工組裝伺服器的緯穎率先表態,往千元高價股挑戰去了。
緯穎的例子最好笑,母公司緯創因「高投資風險實不宜讓緯創股東承擔」放棄部分認股權。這種『風險』,卻給緯創高層員工和親屬來擔,他們自己認購現增部位,這些人現在都發財了。
人因為夢想偉大,而人類因為科技進步而卓越。發展的過程中總不乏冷言冷語者,Elon Musk 都把火箭射上去又接回來了、特斯拉也量產了,酸酸們還是沒停過。 5G 時代電信商的搶標、電子零件商的擴產因應、股價的欣欣向榮,也阻擋不住一批逢 5G 新聞或討論就開酸的鍵盤網民。
回顧2011, 2012 的新聞封存記錄和 PTT 討論,也是一堆人在講說 4G 是個沒用的炒股題材,而現在誰沒有在用 4G ?目前 5G 的殺手應用大家都還在引頸期盼,會是因為高傳輸速度鹹魚復活的 VR 、低延遲受惠的電動車自動駕駛、還是物聯網的更上一層樓呢?
不過啊,這樣的標金新聞狂放,我覺得只是電信三雄準備一起把資費拉高的手段罷了。
緯 穎 緯創 ptt 在 股癌 Gooay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TT的優文。看看公司經營層可以怎麼玩弄股東(股民)。
股東權益有賴經營層的保護,而當一個公司經營層持股過低,就可能會發生和股東利益不一致的情形。
延伸閱讀:
緯穎大爆發,緯創持股卻減半的祕密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0/secret-of-wiwynn-stock/
緯 穎 緯創 ptt 在 黃欽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心胸,是很多委屈撐大的!」
昨晚去牙醫診所保養牙齒,書架上的雜誌寫著一位老闆說的話:「心胸,是很多委屈撐大的」。我想起前幾天我們有一則關於「鮭魚返鄉」的文章,被轉貼到PTT的網頁中,我看了一下,幾乎8成以上都是負面批判。
混不下去了?台灣有電嗎?又來要租稅優惠吧?當老闆如果把這些話都當真,那日子真的過不下去!我當然希望所有的生產流程都在台灣完成,但沒有大陸的工人,台灣能佔有全球八成以上的NB產量嗎?筆電背後的IC、零件產業能興起嗎?產業環節環環相扣,不是一、兩個人說了算。
有回與緯創董事長林憲銘餐敘,憲銘兄說,為了照顧員工,他們與一家連鎖店食品業者合作提供簡餐給員工。但竟然出現諾羅病毒,員工上吐下瀉,他也承受責難。憲銘兄淡淡的說,當老闆很久了,碰過不少事,不會再生氣了,該做的事還是會繼續做。
宏碁從2000年決定分家之後,緯創承擔代工業務。林憲銘說「緯創規模最大,利潤最小」,但我不曾聽過林憲銘對施振榮有任何怨言。很長一段時間代工廠也備受批評,但現在緯創軟體、緯穎有了突圍的機會,沒有緯創硬體事業的支撐,這幾個軟體公司有機會熬這麼久嗎?
企業的責任不見得只是會賺錢,經營者的態度是組成社會道德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