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目光如炬,可是當他看終國之時,其如炬的目光仍存在着盲點。
不管別人甚樣看他所建立的星加坡,無可置疑的是,星加坡對比香港最大的優勢是遠離終國。
[國際學海迷津23] 台灣選後重溫:《李光耀觀天下》的小國現實世界觀
新加坡李光耀在2015年逝世,新加坡在其帶領下,實現了國家獨立與經濟騰飛,更與世界各大國建立了緊密關係,縱有批評聲音,但瑕不掩瑜,李光耀本人除了被各國政要奉為上賓,也被認定是一代智者。李光耀的遺作《李光耀觀天下》,就是他從新加坡的小國角度,對全球局勢觀察所得的總結,分析圍繞兩個核心問題:決定各地發展前景的根本要素是什麼?未來世界發展的機遇又在哪裡?這些問題是國際關係業界普遍關心,自然也希望從李氏一家之言得到啟迪。
李光耀是典型的現實主義者(realist),但因為習慣了危機處處、左右逢源的小國思維,也加入了不少後天創見。在李光耀看來,影響一個國家發展趨勢的基本要素還是人口結構、經濟實力、地緣政治等傳統條件,但同時也反覆強調社會文化因素的重要性,這是他和基辛格一類傳統現實主義者的最不同之處。例如在東亞地區,李光耀認為中國人五千年來的文化和思維傳統,決定了他們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體,來確保國家的穩定繁榮,而中國共產黨政府恰好提供了這一保證,令中國政府對社會各方面保持控制能力,才能與經濟同步發展。相較而言,他認為日本將迎來第三個「失去的十年」:持續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極大限制了日本經濟發展的潛力,而日本強烈的民族純潔性、對外來移民的排斥,都將導致日本無法化解沉重的人口負擔,在國際舞台難以再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李光耀對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充滿信心,認為儘管受到中東戰爭和金融危機的拖累,美國仍能很快恢復實力,正是因為美國經濟相當有活力,而且體制健全。李光耀對美國經濟的樂觀主要基於四個理由:
(1)美國能夠吸引全世界的移民、特別是高質素移民,他們為美國帶來創造力與激情,抵銷了發達國家趨於安逸的心態;
(2)美國國內遍佈經濟發展都會,這些城市競相吸引資金與人才,使美國社會多元而有活力;
(3)美國企業奉行靈活的生產經營策略,能夠迅速適應全球市場的變化;
(4)美國社會有鼓勵人走向世界創業致富的文化,年輕人被視作社會創造力的核心,上向流動機遇不成問題,是為「美國夢」。
但對大西洋的另一側,李光耀就趨向悲觀。縱然他本人仰慕英國文化,李光耀還是認為歐洲正在走向無可避免的衰落。一方面,他認為歐盟貨幣一體化的嘗試,一直沒有各國財政整合作為配套,只要有國家出現難以解決的債務危機,歐元區將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他認為歐洲經濟與美國相反,完全缺乏活力,根源在於其僵化的福利社會制度:歐洲的勞工保護體制,讓歐洲勞動力相較於東亞失去競爭力;持續高企的社會福利開支,讓國家財政難以負擔;無差別的福利待遇,則讓歐洲人喪失了努力奮鬥的動力,令「歐洲的世紀」已成為歷史。
在他眼中,前景同樣暗淡的還有中東地區。李光耀認為,「阿拉伯之春」的民主實驗不會持久,受其社會文化根基所限,中東地區始終無法實踐民主政治。他認為中東地區有根深蒂固的部落封建制度,社會缺乏對「平等公民權」的認知,而且中東經濟發展過分依賴自然資源,難以持續;沒有持續的經濟發展,則無法構建穩定的民主政治體系。他認為中東動盪的核心依然是以巴衝突,伊朗則會利用以巴衝突,拉攏區域內什葉派穆斯林,與遜尼派阿拉伯國家抗衡,意圖稱霸中東。李光耀直言,化解中東矛盾的希望相當渺茫。
最後,李光耀的目光回到東南亞,而他認為該區域目前相對平靜,前景也相對穩定。例如泰國日益增強的中下層力量雖然削弱了王室,但社會流動性加強,經濟發展勢頭不俗;越南和緬甸領導人均走向了正確的改革方向,儘管改革力度與成效還有待觀察,但機遇處處;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因為族群問題分道揚鑣,卻也相安無事,經濟也持續發展,還能建立新型合作關係。對於新加坡自身發展,李光耀相信人民行動黨執政可以保證政府的執行力,而新加坡一直以來與世界各地建立經濟聯繫的做法,應能繼續抵禦風險。他最擔心的問題仍是新加坡的人口結構,引進外來移民只是不得已而為之,要長遠解決人口老齡化負擔、實現可持續增長,還是需要社會文化的轉變。
放眼全球,李光耀認為以下五個大方向,可綜合21世紀的基本脈絡:
(1)中國仍將在政府高度集權的條件下發展,不會出現革命,亦不會轉向西式自由民主;
(2)三十年內,中美兩大國實力將會趨於平衡,中國會成為東亞強國,把美國情報活動排除出兩百海里專屬經濟區範圍外;
(3)美國在東亞的活動空間將被壓縮,但仍將保持對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領導地位,並與中國在經貿上更密切合作;
(4)與中美兩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日本、印度等,將淪為國際舞台的配角;
(5)未來世界發展中心將在亞洲,亞太地區的新興經濟體將迎接全球化過程中無數的機遇與挑戰。也正因此,李光耀相信新加坡「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嘗試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本區域的『巨樹』之間穿梭」。
在過去數十年,李光耀對國際格局的洞悉,已被其帶領的新加坡「業績」所證明,關於「新加坡模式」的討論,也在中港政圈不絕於耳。當然,李光耀從未試圖在外推廣「新加坡模式」,其對21世紀的前瞻性分析仍有待考證,但他着眼於全球局勢、為新加坡發展未雨綢繆的經驗,仍有相當借鑑意義。香港和新加坡相似,也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體,新移民眾多,長久以來以「亞洲國際都會」為傲,但今天香港人有沒有李光耀這樣的智者,去閱讀未來世界?李光耀並沒有單獨對香港給出他的答案,但許多啟示,在《觀天下》一書,早已不言而喻。
小詞典:李光耀 (1923-2015)
新加坡建國總理,有「新加坡國父」之稱,本是留英劍橋大學法律高材生,回國任律師後創立人民行動黨,早年倡議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但被大馬領袖東姑逼走,才領導新加坡獨立。對內採取威權主義政策,倡導亞洲價值觀,帶領新加坡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對外一方面加入美國主導的亞太區域合作,另一方面則積極和中國發展經濟關係。2015年病逝後,數十萬人排隊參與國葬,可見地位之超然。
沈旭暉 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10月19日
延伸閱讀:李光耀之喪禮外交
https://www.facebook.com/…/a.1004815379552…/937178469649637/
瑕不掩瑜相似詞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國際學海迷津23] 台灣選後重溫:《李光耀觀天下》的小國現實世界觀
新加坡李光耀在2015年逝世,新加坡在其帶領下,實現了國家獨立與經濟騰飛,更與世界各大國建立了緊密關係,縱有批評聲音,但瑕不掩瑜,李光耀本人除了被各國政要奉為上賓,也被認定是一代智者。李光耀的遺作《李光耀觀天下》,就是他從新加坡的小國角度,對全球局勢觀察所得的總結,分析圍繞兩個核心問題:決定各地發展前景的根本要素是什麼?未來世界發展的機遇又在哪裡?這些問題是國際關係業界普遍關心,自然也希望從李氏一家之言得到啟迪。
李光耀是典型的現實主義者(realist),但因為習慣了危機處處、左右逢源的小國思維,也加入了不少後天創見。在李光耀看來,影響一個國家發展趨勢的基本要素還是人口結構、經濟實力、地緣政治等傳統條件,但同時也反覆強調社會文化因素的重要性,這是他和基辛格一類傳統現實主義者的最不同之處。例如在東亞地區,李光耀認為中國人五千年來的文化和思維傳統,決定了他們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體,來確保國家的穩定繁榮,而中國共產黨政府恰好提供了這一保證,令中國政府對社會各方面保持控制能力,才能與經濟同步發展。相較而言,他認為日本將迎來第三個「失去的十年」:持續的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齡化,極大限制了日本經濟發展的潛力,而日本強烈的民族純潔性、對外來移民的排斥,都將導致日本無法化解沉重的人口負擔,在國際舞台難以再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李光耀對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充滿信心,認為儘管受到中東戰爭和金融危機的拖累,美國仍能很快恢復實力,正是因為美國經濟相當有活力,而且體制健全。李光耀對美國經濟的樂觀主要基於四個理由:
(1)美國能夠吸引全世界的移民、特別是高質素移民,他們為美國帶來創造力與激情,抵銷了發達國家趨於安逸的心態;
(2)美國國內遍佈經濟發展都會,這些城市競相吸引資金與人才,使美國社會多元而有活力;
(3)美國企業奉行靈活的生產經營策略,能夠迅速適應全球市場的變化;
(4)美國社會有鼓勵人走向世界創業致富的文化,年輕人被視作社會創造力的核心,上向流動機遇不成問題,是為「美國夢」。
但對大西洋的另一側,李光耀就趨向悲觀。縱然他本人仰慕英國文化,李光耀還是認為歐洲正在走向無可避免的衰落。一方面,他認為歐盟貨幣一體化的嘗試,一直沒有各國財政整合作為配套,只要有國家出現難以解決的債務危機,歐元區將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他認為歐洲經濟與美國相反,完全缺乏活力,根源在於其僵化的福利社會制度:歐洲的勞工保護體制,讓歐洲勞動力相較於東亞失去競爭力;持續高企的社會福利開支,讓國家財政難以負擔;無差別的福利待遇,則讓歐洲人喪失了努力奮鬥的動力,令「歐洲的世紀」已成為歷史。
在他眼中,前景同樣暗淡的還有中東地區。李光耀認為,「阿拉伯之春」的民主實驗不會持久,受其社會文化根基所限,中東地區始終無法實踐民主政治。他認為中東地區有根深蒂固的部落封建制度,社會缺乏對「平等公民權」的認知,而且中東經濟發展過分依賴自然資源,難以持續;沒有持續的經濟發展,則無法構建穩定的民主政治體系。他認為中東動盪的核心依然是以巴衝突,伊朗則會利用以巴衝突,拉攏區域內什葉派穆斯林,與遜尼派阿拉伯國家抗衡,意圖稱霸中東。李光耀直言,化解中東矛盾的希望相當渺茫。
最後,李光耀的目光回到東南亞,而他認為該區域目前相對平靜,前景也相對穩定。例如泰國日益增強的中下層力量雖然削弱了王室,但社會流動性加強,經濟發展勢頭不俗;越南和緬甸領導人均走向了正確的改革方向,儘管改革力度與成效還有待觀察,但機遇處處;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因為族群問題分道揚鑣,卻也相安無事,經濟也持續發展,還能建立新型合作關係。對於新加坡自身發展,李光耀相信人民行動黨執政可以保證政府的執行力,而新加坡一直以來與世界各地建立經濟聯繫的做法,應能繼續抵禦風險。他最擔心的問題仍是新加坡的人口結構,引進外來移民只是不得已而為之,要長遠解決人口老齡化負擔、實現可持續增長,還是需要社會文化的轉變。
放眼全球,李光耀認為以下五個大方向,可綜合21世紀的基本脈絡:
(1)中國仍將在政府高度集權的條件下發展,不會出現革命,亦不會轉向西式自由民主;
(2)三十年內,中美兩大國實力將會趨於平衡,中國會成為東亞強國,把美國情報活動排除出兩百海里專屬經濟區範圍外;
(3)美國在東亞的活動空間將被壓縮,但仍將保持對全球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領導地位,並與中國在經貿上更密切合作;
(4)與中美兩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洲、日本、印度等,將淪為國際舞台的配角;
(5)未來世界發展中心將在亞洲,亞太地區的新興經濟體將迎接全球化過程中無數的機遇與挑戰。也正因此,李光耀相信新加坡「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嘗試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本區域的『巨樹』之間穿梭」。
在過去數十年,李光耀對國際格局的洞悉,已被其帶領的新加坡「業績」所證明,關於「新加坡模式」的討論,也在中港政圈不絕於耳。當然,李光耀從未試圖在外推廣「新加坡模式」,其對21世紀的前瞻性分析仍有待考證,但他着眼於全球局勢、為新加坡發展未雨綢繆的經驗,仍有相當借鑑意義。香港和新加坡相似,也是一個外向型經濟體,新移民眾多,長久以來以「亞洲國際都會」為傲,但今天香港人有沒有李光耀這樣的智者,去閱讀未來世界?李光耀並沒有單獨對香港給出他的答案,但許多啟示,在《觀天下》一書,早已不言而喻。
小詞典:李光耀 (1923-2015)
新加坡建國總理,有「新加坡國父」之稱,本是留英劍橋大學法律高材生,回國任律師後創立人民行動黨,早年倡議新加坡加入馬來西亞,但被大馬領袖東姑逼走,才領導新加坡獨立。對內採取威權主義政策,倡導亞洲價值觀,帶領新加坡經濟起飛,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對外一方面加入美國主導的亞太區域合作,另一方面則積極和中國發展經濟關係。2015年病逝後,數十萬人排隊參與國葬,可見地位之超然。
沈旭暉 信報財經新聞 2015年10月19日
延伸閱讀:李光耀之喪禮外交
https://www.facebook.com/…/a.1004815379552…/937178469649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