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大學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李漢鏗所指導丘御辰的 污水下水道工法選擇分析(2021),提出市區雨水下水道管線資料申請作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污水下水道、推進 ... ... <看更多>
市 區 雨水 下水道 管線 資料 申請 作業 在 市區雨水下水道管線資料申請作業的問題包括PTT、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逢甲大學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李漢鏗所指導丘御辰的 污水下水道工法選擇分析(2021),提出市區雨水下水道管線資料申請作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污水下水道、推進 ... ... <看更多>
市 區 雨水 下水道 管線 資料 申請 作業 在 Re: [問題] 汪喵廢水後續PTT推薦- cat 的推薦與評價
簡單來說就是,排放水量10噸以下,不論有沒有申請水污染防治計畫,排放的水質只要符合各行各業的放流水標準的就能排放。 詳見 #新竹廠排水遵守規定控制 ... ... <看更多>
市 區 雨水 下水道 管線 資料 申請 作業 在 Re: [問題] 汪喵廢水後續- 看板cat 的推薦與評價
預祝各位端午連假愉快,原PO的文章內容非常豐富,所以我也在連假之餘仔細思考,花了
不少時間消化直至此刻才回應。
過往我一直避免在公開平台、場合回溯問題與細究,我以為,錯了就是錯了,過多的解釋
也沒辦法改變什麼。網友們也許比起「犯錯」這件事情,更會在乎後續的改變。但我確實
錯得離譜,理應面對的來不及面對,一切只是持續滾動,越滾越大,直到現在,我才驚覺
再也沒有空間跟理由給我好好解釋了。
如今以工廠為例,我在2023年,對我自己來說,我有了更多經驗和一個具體的案例,每個
人的問題我都會仔細檢視、詳細回應、清楚描述錯誤,確實道歉。
很多事情回頭來看,都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我相信時候還不算晚,針對原PO的提問,我會
盡可能一個一個回覆,如果有遺漏,我還會再補充跟回應的。
根據網友的內容,總結了5大問題。
1. 「#管制事業應取得許可文件才可排放污水」-> 沒有水措許可還排放,知法犯法。
1-1可以不用放流標示與許可證是因為排放量不到10噸。
1-2 2020兩次被罰「這個部分未領有水汙染許可文件」是因為沒有記錄水錶。2021年底就
沒有再被罰這個部分。
簡單來說就是,排放水量10噸以下,不論有沒有申請水污染防治計畫,排放的水質只要符
合各行各業的放流水標準的就能排放。
詳見#新竹廠排水遵守規定控制排水在10噸以下
2. 「#新竹廠排放污水不符標準,沒有改善跡象」-> 多次被開罰,不改進。
裁罰的理由不盡相同,但每一次裁罰之後都有在限期內改善完成:
詳見 #被環保局屢次裁罰的原因是能力不足。
3. 「#不認埋暗管,企圖掩蓋真相的透明工廠」-> 埋放暗管,蓄意偷排。
3-1 被稱為「暗管」的是建置中「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廠」的「放流水管」,而不是「不想
做汙水處理,直接偷排骯髒的廢水的排水管」。
3-2 沒有標示是因為沒有達到《水污染防治法》規定排放量超過10噸的列管標準。
但我們的確是沒有做好,導致附近居民與環保局認為是暗管。
詳見:#所謂「暗管」實是建置中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廠的放流水管」
4. 「灌溉專用渠道絕對禁止排放廢 (污) 水」 -> 知法犯法蓄意污染農田
灌溉專用渠道「不是絕對禁止」,因為當地汙水下水道的普及率是0%
千甲里在沒有污水排水道的狀況下,加上工業用地和農田並存,個人住宅、餐廳、食品工
廠甚至所有重工業工廠所排出的污水會在溝渠匯集。只要排放的水,符合放流水標準都是
可以排放的。
大家在意的實際面來說,應該是任何污水都不該排放到灌溉渠道,但要這件事不發生就要
有地下污水排水道。但問題就是沒有。
詳見:#為什麼排放污水至溝渠、而不是污水下水道?
5. 新竹廠的後續發展與汪喵的經營模式
新竹廠我們已經改作為倉庫用途,不會再有污水排放問題,生產部分已經轉移到桃園新屋
廠
詳見:#聊聊新竹廠的後續
—----------------------------------------------------------------------------
--
「管制事業應取得許可文件才可排放污水」-> 沒有水措許可還排放,知法犯法。
#新竹廠排水遵守規定控制排水在10噸以下
2020兩次被罰「未領有水汙染許可文件」是因為沒有記錄水錶。2021年底就沒有再被罰這
個部分。
沒有放流標示與許可證是因為當時排放量不到10噸
我們依循環保署《水污染防治法事業分類及定義》的規定,食品製造業需控制每日排水控
制在10公噸以下。也就是說,如果製造單位單排水量超過10噸,才需要納入管制,需要另
外申請許可證並做放流口標示。
當年新竹廠在申請廠登的時候,主管機關就有和我們確認水會怎麼處理,當時依據產能做
評估,共識就是「依循千甲里周邊工廠的處理方式」,每日控制排水量在10公噸內,也因
為在10噸以下,無需另外申請許可證和標示管制。
▲[1]環保署官網《水污染防治法事業分類及定義》
此份截圖來自於環署水字第1101035476號公告,可以參考環保署官網最新(民國110)
版
雖然無須申請許可證,但每日控制排放量、確保水質標準並忠實紀錄是該做的事情。在政
府的文字世界裡,若你沒有忠實每日紀錄水表,無法證明你的每日排水量小於10噸,政府
就會裁定「未領有水汙染防治許可文件」;而後續若能做到忠實紀錄(不見得代表你真的
申請了許可證)政府就不會再裁罰你。
當初我們就是犯了這個問題。因為一開始疏忽,沒有每天記錄水錶,導致2020年12月的兩
次裁罰有「未領有水汙染防治許可文件」的罰則。 後來與環保局討論,考慮到我們的排
水規模,比起直接去申請許可證、環保局建議我們從每日核實紀錄著手,開始每天記錄後
,在2021年12月的問題,儘管被質疑是「暗管」 且水質未到位,但是就沒有再裁罰「未
領有水汙染防治許可文件」的部分。
這件事情就是我個人覺得最難解釋的部分。我們被白紙黑字裁罰「未領有水汙染防治許可
文件」,但事實上不論從申請廠豋之初、後續改善的方式,我們其實都是按照環保局指示
改善「嚴實紀錄水表」,因為以每日排水量低於10噸的規模,我們無需另外申請許可證。
▲2021年起,同仁每日都有記錄新竹廠排水量狀況
# 「#新竹廠排放污水不符標準,沒有改善跡象」-> 多次被開罰,不改進。
#被環保局屢次裁罰的原因是能力不足
汪喵並非故意不改善,裁罰原因不盡相同,皆有在限期內改善完妥。
關於我們被裁罰的水污染相關內容,可以看到在「限改日期\改善完妥」的欄位中,每一
項都是「已改善完成」,並且汪喵也從來沒有逃避責任,我們都是在收到通知後迅速調整
改善。
也可以從上表看到我們在2021-12-29時裁罰內容已經沒有「未取得操作許可證而逕行操作
」了,也足以證明在每一次的裁罰過程中我們都積極改善。
工廠的問題產生之後,直到現在,我們也馬不停蹄地為以上我們提到的任何議題在努力與
改善。
【2020/12/19 &26】
同月那兩次「未符合放流水標準」是因為「水質未符合標準」。
在產能逐漸從生食轉移到罐頭後,因為罐頭產生的湯水比以往更多。
原先的水處理配置將不敷使用,2020年8月我們投入數百萬經費架設活性污泥技術。新技
術尚未完成前,舊的處理設施,處理能力比當初設計的規格更弱,導致水質提前變成不夠
乾淨,因此才會被裁罰。第二次裁罰是因為第一次裁罰後,我們想要透過加上濾心來加強
,但反而造成污水濃度提升(透明工廠專欄有提及[2])連續兩次之後我們就開始抽出污泥
委託外包公司「運走」。
[2]透明工廠專欄:https://shorturl.at/djoC1
【2021/8】
8月時發現,我們罐頭完成靜置的晾罐區(罐頭在最後的製程,會進入蒸氣滅菌釜中高溫高
壓滅菌,結束後上面會沾有許多水氣,因此需要靜置乾燥,再進入後面的包裝步驟),流
下來的水,因為管路設計沒完善,流到雨水排。但因為是晾罐區,並不是主要的製程階段
,當下並沒有開罰,環保局請我們限期改善。(這次的狀況,後來還是有開罰。原因是20
21-11-22 的事件後,環局決定要一起開罰。可以看到這次的事件從發生到開罰,間隔長
達4個半月)
# 「#不認埋暗管,企圖掩蓋真相的透明工廠」-> 埋放暗管,蓄意偷排。
#所謂「暗管」實是建置中活性污泥污水處理廠的放流水管
回到2020,為了要建專業的廢水處理廠,我們跟大型食品工廠學習,在用大量生物有機質
的廢水中,使用活性污泥法。
這跟一般理解的暗管是「不想做污水處理,直接偷排骯髒的廢水,的排水管」 不太一樣
但這邊我們犯了兩個重要的錯誤,導致對於暗管的誤會越來越深:
1. 因為10噸以下不用列管,沒有保持跟環保局負責人員持續的溝通,導致環保局認為這
是惡意的暗管
2. 被認為是暗管的當天,處理的人員資訊不足,導致現場不知道是我們自己的水管。
的確是我們沒有做好,深自檢討。
因為檢修失誤導致污水誤流入管線,但並非蓄意排放
【2021/11/22】
當天早上九點空氣淨化塔檢修時操作失誤,導致污水流入該地下水池(本來不該發生),
水位過高因此溢出,這就是第四次裁罰。汪喵並不是蓄意排放,從排水量稀疏的狀況可以
看出這是意外流出而非蓄意(如果是蓄意排水口噴出的水應該是短時間大量才對)
▲圖左來源:汪喵官網;圖右:環保局拍攝現場排水口流水狀況
針對上述這些事件,我們不會否認,管理上是真的出了很多毛病,但汪喵並不是惡意而為
之。回頭來看,是我無能才會害了大家,如果當時更有能力、知道處理know how、整合能
力更好,這些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後來我深刻反省,也請益許多環保工程專家習懂這些環境工程知識,我們在桃園廠花費上
千萬建置相關系統,就是希望把跌過的跤化為養分。
▲桃園廠內的汙水處理系統,汙水需經過至少 21 道淨化程序
#「灌溉專用渠道絕對禁止排放廢 (污) 水」 -> 知法犯法蓄意污染農田
#為什麼排放污水至溝渠、而不是污水下水道?
因為沒有污水排水道,當地污水下水道接管率是0%
關於農田水利法的部分,網友wimwenders提到說「灌溉專用渠道絕對禁止排放廢 (污) 水
」這部分,可能有理解上的誤會。
千甲里在沒有污水排水道的狀況下,加上工業用地和農田並存,個人住宅、餐廳、食品工
廠甚至所有重工業工廠所排出的污水會在溝渠匯集。只要排放的水,符合放流水標準(標
準如參考資料[3])都是可以排放的。
在排放水量10噸以下的情形下
「不論有沒有申請水污染防治計畫,排放的水質只要符合各行業的放流水標準[3]就能排
放。」
[3]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O0040004
但是原po文中提到的costco是排水超過10噸的「列管單位」,而污水處理跟我們當初一樣
也是「委外處理」,當處理上有所疏漏、監管不利的的時候,就該受裁罰。
我們有特別和環保局承辦討論過,儘管每日排水量10噸以下的工廠,是「不需要列管」的
事業體,只要確保「符合放流水標準(足夠乾淨的水)」在沒有水汙染防治計畫書的情況
,「處理後」是允許排出的。
所以此地是「允許排水」的,且因為沒有污水下水道,所以這邊的工廠用地只能排放到溪
流或者是溝渠,並非如原文所說
另一方面,網友wimwenders對於水圳的關心,也的確是非常重要的,新竹市也的確有許多
水圳深受過多污水排放所導致的污染所影響,這個污染包含了來自工業的也來自民生的污
水。例如報導中的
1. 湧北湖圳髒亂惡臭 竹市府啟動汙水下水道接管作業[https://reurl.cc/7k07d9]
2. 稻作停灌廢污水排入水圳 竹市農民憂農業水圳成臭水溝[https://reurl.cc/51v4dG]
「但先天環境,不利並不是藉口,是應當改善,也應當儘早注意的大事。」
我曾和環保局提過,我願意以身作則將整個千甲里水圳變乾淨,自費在上中下游裝設攔油
繩,幫助水圳變得更乾淨,並定期將水圳固定清理,但後來這個提議被婉拒了。
目前家用跟工業用水的排放沒有污水下水道,以家用廢水為例,有許多鄰里之間的廢水也
是沒有經過處理而排放的,如果要確實解決,必須仰賴整個環境的協助推動,並不是我們
一己之力可以達成的。
但我還是沒有放棄這個想法,但我打算先從一些公司內部綠色行動著手,詳細內容可以參
考前一篇我在板上的發文。
說實在台灣工廠環境還有很多配套不足的地方,需要大家一起來重視和改進,就我自己來
說,這兩年我也找到了定位。當年我找了十多家外包處理廠商,但因為我不懂這些環境處
理工程know-how,中間曾發生被哄騙或是捲款潛逃等非常多困境,所以我現在堅持要親自
弄懂透徹、並在桃園廠實踐,我也打算要把經驗分享出來,讓其他中小企業在水問題上少
走一點彎路。
在這段期間,我利用了大量的工作空檔理解工廠的運作機制及管理上的疏漏如何改善。
#聊聊新竹廠的後續
新竹廠我已經不打算再繼續生產了,目前直接改做倉庫,主要考量就是因為周邊環境和地
下水道先天限制。能夠改正的地方,我們都盡全力改正了。
甚至選址桃園廠的想法早在2020前就有了,在營運新竹廠一兩年後,就有擴建新廠的想法
,當年也已經與桃園和苗栗工廠業主接洽,因此後來我們才能短時間內轉移廠房。
但這個決定真的不容易,公司貸款了數億才做到,目前我也還在還債的路上,並不像外界
所說的汪喵相關傳言、用廢水來賺錢等。
關於對當地居民造成的困擾,從建廠起每週都會有周邊居民來拜訪我們,主要反映的是肉
烹製的味道太濃,希望我們處理與補償,我們當年都有高頻率的依家致歉並給予補償,探
訪當地居民應該都能證明這件事情。
而針對溝渠,我的確想針對環境生態做更多,但上面有提到,因為涉及到周邊廠區和公部
門,這不是我一個人可以決定的,目前也的確是卡住了。
如果各位網友有關係人脈可以幫忙的話,請務必站內信我,我需要協助。
#最後是心裡話
原po有提到汪喵是「台灣濕食品牌龍頭」,看了感觸蠻多的,寵物濕食產業並沒有那麼光
鮮亮麗,其實挺艱難的。
還記得當年投入是7-8年前吧,當時寵物界乾飼料和零食佔整體消費80-90%,剩下扣除外
國知名品牌,台灣品牌的濕食罐頭僅佔1%不到。但在這個看似冷門的領域,我們看到了
毛小孩還沒被滿足的需求,因此後來研發了亞洲第一款無膠罐頭。
一路過來真的謝謝很多人的支持,也很榮幸見證了台灣寵物產業的改變:看到越來越多品
牌投入濕食,讓飼主和毛小孩有更多的選擇,辨認產品成分表意識也提升了,真的非常開
心。
說實話汪喵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努力。我希望公司能持續堅持對的事情,拓展影響力,讓
台灣整個食安環境都越來越好。
最後我也想感謝《食力》,這次採訪並沒有任何利益交換,在今年4月受訪前我們甚至也
不認識食力裡面任一個員工。
這些日子也很抱歉、擔心或許會因為我們過往的品牌形象害到食力的公信力。
他們並沒有收了我們的錢,也沒有報導不實,所有的內容我都掛保證可以檢驗、驗證。
這些指控對一個始終堅持獨立運營、站在飲食產業第一線的媒體來說非常嚴重。
希望以上有回答到wimwenders你提出的疑惑。話說,我們和 purplepf 約在七月中下旬來
桃園廠參訪,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一起來看看呢?其他網友有興趣的話也歡迎站內信我,
一次性參訪來說人數不超過10人我想都是可以的
—----------------------------------------------------------------------------
--
--
※ 編輯: zongdesun (118.231.185.87 臺灣), 06/24/2023 14:17:04
從以前到現在都沒有用此帳號之外的帳號的習慣,這次也是聚焦在廢水的議題,不知道是
否有誤會,如果有相關的事件與截圖,不佔此次議題的版面的話我會回覆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