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好玩的地方,就在於永遠學不完。只要不是死語言,還有一定的人數在使用,語言永遠都在變化,新字、新用法,學也學不完。當一名譯者,總要保有一顆謙虛的心,永遠不要有「學夠了」的想法。
在這半年的英國之旅,我常常會發現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在用字上的差異。有很多在國高中其實早就學過了,像是洋芋片(crisps v. chips)、計程車(cab v. taxi)、地鐵(underground v. subway)等,但是待久了、和當地人日常生活打交道久了,發現還有好多好多有趣的字,和美國人說的英文完全不同,或甚至是英國人獨有的用法或表達方式,美式英語不見得找得到相對應的。
隨便舉幾個例,是我在英國才學到的:(to) let, wellie/welly, telly, hoover, loo, trump,分別表示出租/出租的房子(動詞、名詞皆可)、橡膠雨鞋、電視、吸塵器、廁所和放屁。我超喜歡trump這個字,用來雙關美國總統實在很方便,順便介紹一下最近發現的實用網站,剛好有人問到這個問題:http://english.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264355/in-what-english-speaking-communities-does-trump-refer-to-the-breaking-of-wind
另外像是dale, glen, moor這幾個描述地形的字,也是只在英國或描寫英國景觀的時候會用。每次頭一遭聽到這些用法的時候,都覺得簡直是太有趣了!剛好目前手上在翻的這本書也是英國人寫的,到處都有英式用法,學到了好多。
剛剛查到了幾本英式和美式英語差異的專書,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也拜託知道其他類似書籍的人跟我說~~
1. British or American English?: A Handbook of Word and Grammar Patterns
2. Mighty Fine Words and Smashing Expressions: Making Sense of Transatlantic English
3. International English: A guide to the varieties of Standard English
不久前有個朋友問我,為什麼不學第二種語言?為什麼選英文當我的工具語言?我告訴他,因為光學英文就學不完了。英文永遠都會給我驚喜,幾乎每天工作都有學到新的東西。我這要求完美的個性,知道還有可以變更好的空間,就無法拋下累積這麼久的東西,或一心二用去學別的語言。
當然,這是受到英語國家勢力的影響,從小外語就學英文。如果今天世界上最具優勢的語言是西班牙語、從小就學西班牙文,那我今天大概還是會選擇繼續學西班牙文。可是我已經回不去了,因為台灣的教育體制讓我接觸到的是英文~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