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修復我們的地球!」
我支持修正溫管法減碳目標,與國際更一致!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也是個很好的時機點,來好好檢視台灣近期發生的各種災害。
根據近期國際能源總署發布的全球能源評論報告中指出,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從疫情中復甦,今年的碳排放量,預計將會成為史上第二高。
而台灣呢?包含前幾年時常發生的暴雨,到這 2 年突然的乾旱,氣候變遷不僅影響了我們每個人,也影響了台灣的各種產業。然而,根據中研院台灣乾旱研究報告,氣候變遷導致的缺水問題,將會是未來的常態,而如果要減少類似這樣的氣候變遷災害,#加大力度減碳,成為必須執行的措施!
這個目標看似遙遠,卻是台灣必須積極面對的事,因為包括歐盟和美國,在未來幾年,都可能實施 #碳關稅,也將影響台灣的出口經濟。因此,減碳不單只是環保議題,更是製造業出口為重要經濟命脈的台灣,必須正視的議題。
【什麼是 2050 淨零碳排?】
目前,許多國家已紛紛提出 #2050淨零碳排 的政策目標,什麼是淨零碳排呢?意思就是,到了 2050 年以後,人類社會中各種仰賴化石燃料製造碳排放的經濟與社會活動,包含能源、工業、服務業、交通方式、住宅以及土地利用等面向,所產生的總碳排放量,必須要跟碳匯(能夠吸收溫室氣體的東西,例如海洋、森林、土壤和濕地),互相抵銷,兩者 #相加為零。
全年不增加新的碳排放,避免全球的平均溫度升溫,希望到世紀末,能夠控制在攝氏 1.5 度到 2 度 C ,以免氣候變遷更加劇烈,帶來更不可控制的氣候災害。
【台灣應該修正目前溫管法減碳目標!】
巴黎協定要求締約國,各自承擔「共同但有差異的責任」,而每個締約國的減碳責任額,便是國家自定貢獻(NDC)。
2015年時,台灣雖然不是締約國,但也提出了一份自己的 NDC 提交給聯合國。不過,其實原定 2020 年就要遞交第二期 NDC ,且必須以 2030 年減碳 50 %為目標,來做長期規劃。
然而,當 NDC 目標以及各國紛紛宣示「2050淨零碳排」時,回頭檢視我國《溫管法》時,目標設定卻太過消極,甚至可能影響台灣未來產業的出口。
目前《溫管法》規定,長期減量目標為 205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 2005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 50 %以下,但是,「此一目標可以依據國內外情事變化適時調整」。
因此,考量了近期台灣發生的各種氣候變遷災害,以及台灣未來恐被課大量的碳關稅,#我支持修正目前溫管法減碳目標,讓目標設定與國際更一致!
同時,我也呼籲行政院及環保署,應將溫管法修法內容,設定為「2050 淨零碳排」,並且積極地從能源、住宅、交通、經濟各層面推動措施,為下一代的台灣人的環境及產業經濟,勇敢邁進!
【共同訴求】
1️⃣ 溫管法明定 2050 淨零碳排目標
2️⃣ 重啟全面運具電動化政策規劃時程
3️⃣ 制定新建近零能源建築標準,加速老舊建築翻新提高房屋節能標準
4️⃣ 制定能引導產業減碳的合理碳費
5️⃣ 再生能源選址仍應兼顧生態環境與在地經濟社會紋理
台灣 ndc目標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依賴化石能源】美氣候變遷政策大轉彎,台不能繼續旁觀(02/07/2021 蘋果日報)
徐光蓉/媽盟氣候行動倡議發起人
元月20日拜登(Joe Biden)正式就任美國總統,立刻簽署行政命令:重返《巴黎協議》,廢止爭議已久的基石輸油管計畫的許可,並禁止北極國家保護區原油開採。6天後再頒行政命令——處理氣候危機的國內與國際策略,向全球展現解決氣候變遷危機的決心。美國氣候變遷議題的大幅轉向,意謂著台灣不能在此議題繼續做旁觀者。
拜登的氣候變遷目標:2035年前全美發電零碳排放,2050年美國淨零碳排放。不僅與持氣候變遷懷疑論的川普南轅北轍,更遠超過歐巴馬提出,2025年前比2005年減少26至28%的減量目標。
此外,拜登任命前國務卿凱瑞(J. Kerry)為新設的總統氣候特使與國安會成員;計畫於今年地球日(4月22日)召開氣候高峰會,邀請主要排放國,透過同儕激盪提升參與國的減量目標;盡速發展新的自願減量承諾(NDC)與氣候財務計畫,以符合《巴黎協議》規範;要求所有部會將氣候變遷列入政策發展時的重要考量。並一再強調氣候變遷是美國內政、外交、國家安全與國際貿易的重點。
如同武漢肺炎疫情,美國也是氣候變遷的重災戶;去年美國破天荒的發生22起損失超過10億美元的天災,總損失接近1兆美元。美國大氣海洋總署統計顯示,1980年至今,美國天災損失幾乎每10年增加1倍,40年共計損失1.88兆美元。聯合國災害風險中心報告,2000年至2019年,全球劇烈天災次數比前20年增加75%,40多億人受災,123萬人喪生,造成約3兆美元財物損失;如果不盡速遏止增溫,氣候變遷持續加速,未來地球可能不適人居。
由於意識到氣候變遷威脅不認國界,唯有一起努力才可能化解危機,2015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在這樣氛維下,無異議通過《巴黎協議》:控制增溫遠比2度低,並追求增溫不超過1.5度;人為排放盡早達最高峰,於本世紀中起,人為排放與自然吸收相當;締約國自提NDC,每5年為期調整等。
只是5年過去,全球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仍上升,各國提交的NDC在2030年總排放仍比「增溫不超過1.5度」的路徑多290至320億噸,約合目前全球年排放量的一半。2019年全球增溫已達攝氏1.25度,10年內就可能超過「增溫不超過1.5度」的目標。稍可安慰的是,近期宣布零碳排的歐盟、日本、南韓、中國與美國,佔全球總排放6成,排放大國的積極目標給氣候變遷危機帶來一絲希望。
台灣在1998年為因應國際氣候變遷協商召開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往後除了2008年至2009年因全球金融風暴經濟萎縮導致排放降低外,溫室效應氣體排放持續增加,2018年已經較1990年多143%;環保署公布的台灣NDC以2005年做基準(排放量比1990年高136%),設定目標於2050年比基準減半(比1990年多18%)。台灣NDC和巴黎協議的零碳排放路徑差距非常大,總能源消耗持續緩緩上升,加上再生能源發展動力不足等因素,導致台灣在國際氣候變遷表現指標評比(CCPI)一直停在後段班。
選一個高排放年做基準,經濟活動又一如往昔,台灣氣候變遷政策像是為存在而存在。早年想法很簡單:台灣不是締約國,最大貿易夥伴美國不會同意大幅減量,台灣社經體制可以繼續依賴化石能源。
這心態在政府想爭取加入《UNFCCC》時陷入兩難:真要跨出去跟上國際腳步,或仍故步自封維持現狀?今天,美國政府表明在氣候變遷議題的態度,拜登團隊選前提到未來將以美國經貿實力做槓桿,期盼他國參與氣候變遷議題,並懲罰欺騙造假的國家。台灣沒有多少選擇空間。
在氣候變遷議題領先的國家,元首必須展現強烈的政治決心,國家機器才會被激勵啟動,氣候變遷才可能在政策制定時被認真納入考量。台灣雖然人口排名全球第53名,但能源使用、人均CO₂排放與用電量均在全球前10、20名;台灣必須先要求總能源與電用量不再增;制定符合控制增溫不超過1.5度路徑的2025年或2030年目標;認知台灣地狹人稠、水資源缺乏,無法容納大規模二氧化碳吸收或封存,實際降低排放才是根本;減量政策還應顧及弱勢族群,糧食安全與生物多樣性的維護。
從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台灣是極少數不必封城、可以正常生活的國家。主要應歸功全民從2003年SARS疫情的慘痛教訓,學習到該如何群策群力防禦外來的衝擊。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問題,期盼台灣可以類似嚴肅認真的態度主動面對,今天一分的努力可以減輕未來十分的負擔。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10207/AHWRUM2A35HCRNNFVVTQWCVHRQ
♡
台灣 ndc目標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G-Times回來了!
居探不定期轉譯國際間的能源資訊,這期帶你看看
📌巴黎協定五周年,各國氣候承諾拚升級
📌美國大選落幕,新任總統將在氣候議題上面臨的考驗
📌台灣如何向國際展現減碳決心
🍀🍀🍀🍀🍀🍀🍀🍀🍀🍀🍀🍀🍀🍀
【綠盟嚴選,國際新訊】
📌巴黎協定通過五周年,全球氣候行動正火熱
最近台灣氣溫驟降,陰雨綿綿,但全球的氣候行動,卻相當火熱。
上週六12月12日是 #巴黎協定 通過五周年的日子,根據巴黎協定,今年12月31日前各國要提出更新版的國家自訂貢獻(#NDC)。根據當前各國提出的自訂貢獻,我們仍然無法抑制暖化危機,且將會導致全球升溫超過災難性的攝氏3度[註1]。
在同一天,聯合國、英國、法國共同舉辦了「#氣候雄心高峰會(Climate Ambition Summit)」,這場峰會被認為是明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前的重要前哨站。七十幾個國家、城市層級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商氣候危機因應措施,並提出更為積極的2030年減碳承諾[註2]。
在峰會上,英國提出了新版的NDC,宣示將在2030年將排放量相較於1990年減量68%,歐盟則宣示要2030年時要減量55%。有些國家甚至做出了更為積極的 #淨零碳排 承諾,例如芬蘭為2035年,奧地利為2040年,瑞典則是2045年[註3]。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牽動全球氣候行動新局
在美國現任川普總統於十一月初正式退出巴黎協定的情況下,美國雖然缺席了此一峰會,但新任總統拜登再三強調他將在上任百日之內舉辦氣候高峰會,並在上任第一天尋求重新加入巴黎協定。也宣示美國將於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更投資2兆美元於潔淨能源[註4]。當然,拜登雖然贏得總統選戰,在國內迎接他的卻是一個共和黨佔多數的參議院,以及由保守派所掌控的最高法院,這意味著他在氣候與能源相關的人事任命、法案的推動上將會遇到相當大的阻礙。
不論如何,拜登的當選無疑地將劇烈地影響美國的氣候政策,隨著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在氣候外交的場域上勢必將扮演更舉足輕重的腳色。許多評論也認為雖然拜登不見得會延續川普強硬的對中貿易戰策略,但依然有可能會以 #碳關稅 的方式作為制衡工具。
歐盟從今年初便在研擬「#碳邊境調整機制」,預計在2021年第一季公布更為詳細的內容。此機制乃是用以反映進口貨物之碳排成本,倘若未來某國的國內碳排管制機制較鬆,缺乏碳定價或稅率不足時,其出口之產品在進入歐盟國家時就會以碳邊境調整機制課徵稅費。主責歐盟綠色政綱的Frans Timmermans表示碳邊境調整機制的程度與強度將大幅取決於其他國際夥伴的作為,「如果他們與我們致力於同樣的事情,展現同樣的野心,朝同樣的方向邁進,對於這套碳邊境調整機制的需求就會少一點」[註5]。
在可預見的未來,國際經濟與貿易都會朝向更為徹底的「脫碳化(decarbonisation)」方向發展,台灣的減碳目標與氣候治理能力是否能有效因應此一趨勢,對於我們的產業發展與轉型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
📌減碳目標落後競爭對手,台灣氣候承諾應更升級
對台灣來說,不僅國際局勢已明確傳遞出「#氣候改革刻不容緩」的訊息,台灣自身也面臨低碳轉型的關鍵時間點:《#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已公布實施五年,然而其長期目標顯然已經無法跟上國際「淨零競逐(Race to Zero)」的腳步,亦缺乏調適的元素,無法幫助我們因應氣候危機的各種挑戰。
蔡英文總統前不久在向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傳達了希望英國支持台灣參加明年於英國舉辦的COP26大會之意願。然而,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並不是喊口號以及拜託友邦支持就可以參與的。澳洲、俄國、巴西等國都因未能提出更積極的氣候承諾,而被排除在氣候雄心高峰會之外。假如台灣的長期減碳目標仍停留在2050年減量50%,那麼恐怕藉氣候外交讓世界看見台灣,甚至讓世界相信「#TaiwanCanHelp」,都會是一項不可能的艱鉅任務。
---------------
註1
升溫3.℃的世界:全球暖化將會淹沒的城市
The three-degree world: the cities that will be drowned by global warming
https://pse.is/3as3mv
註2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各國宣布氣候緊急狀態
UN secretary general urges all countries to declare climate emergencies
https://pse.is/38fw95
註3
氣候雄心會議
https://pse.is/3avcaw
註4
拜登的潔淨能源革命與環境正義計畫
THE BIDEN PLAN FOR A CLEAN ENERGY REVO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JUSTICE
https://joebiden.com/climate-plan/
註5
徵稅時間到:歐盟尋找在邊境針對碳排收費的最好方式
Taxing times as EU mulls best way to price carbon at the border
https://pse.is/3amzzy
--------
以上為本期G-Times內容,感謝你閱讀到這裡~
如果想更了解「綠色振興」,歡迎留言或私訊我們哦!
閱讀G-Times,讓你不再錯過國際新知👍
#GTimes
🔸🔹🔸🔹🔸🔹🔸🔹🔸🔹
支持我們的環保工作❤️
【定期定額捐款支持:https://pse.is/UEJXZ】
【振興券愛心碼捐贈:17685】
【追蹤綠盟IG看綠盟日常:gcaa.offic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