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芬專欄:亡國感的逆襲
🔗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75174
🌻 本文作者張娟芬參與社會運動多年,關心性別、司法、人權等議題,著有《姊妹戲牆》、《愛的自由式》、《無彩青春》、《走進泥巴國》、《殺戮的艱難》、《十三姨KTV殺人事件》等書。德國漢堡大學犯罪學博士。
#分享
———(以下內文)————
「亡國感」,目前為止我們對它所知不多。它起於PTT,如果去查Google Trend,會發現「亡國感」首次在搜索引擎裡占有一席之地,是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四日到三十一日這一週。三月二十四日發生的大事,是高雄市長韓國瑜進中聯辦。這個人在一片紅色疑慮之中贏得選舉,當選之夜即高調宣布支持九二共識。九二共識是什麼呢?二〇一九年一月二日之後,已無疑義: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講話,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緊緊縫合,要把臺灣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韓國瑜上任未及三月,立即出訪香港,這個一國兩制的示範地;並且走進了中聯辦,「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香港的一國兩制指揮中心。他事前沒有向陸委會報備,事後拒絕透露與中聯辦的聯繫經過與會商內容。就在這一串新聞事件裡,「亡國感」出現了。
流行語大抵如此:一聽就懂,心領神會,拿來就用;很快的,大家都琅琅上口了。在這個喜歡玩弄同音異字、以訛傳訛的大遊戲年代,「亡國感」又異變為更加俏皮的「芒果乾」。這樣的「亡國感」當然不可能有什麼定於一尊的標準定義,而反映了一種集體情緒。
#潛規則:我們要看對岸的臉色
二〇一九年初當我決定開設「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這門課時,驅動的力量也來自一種當時還無以名之的焦慮。這原不是我的守備範圍,但我感覺到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民主生活,已經面臨毀壞的危機。對政治略有參與的公民應當早已習慣,民主經常是警鈴大作的。可是,中國的攻勢從「九二共識」到「一國兩制」,已經又逼近了一步,半島電視臺臥底採訪所揭露的中國滲透手法與深入程度,更是觸目驚心。我不禁自問,這是不是臺灣民主的最後一個警訊?
第一堂課,我放導演鄭有傑二〇一一年的短片,《潛規則》。一組人準備拍電影,外景選在一個學校操場的司令臺。但是導演看起來又愁又怒,原來司令臺的背景是好大一面國旗。美術說,「我避不掉。」導演說,「到時候片子賣不進去怎麼辦?」最後,最資淺的工作人員拿來鐵撬,大家合力將那塊國旗背板撬下,在國旗歌聲中,工作人員歡喜大喊:「要——倒——了——!」
當那個國家象徵轟然倒下,只見導演兩眼發直,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好像快要中風。背板後的牆面久未經日照,顯得有點蒼白。那裡畫著一面巨幅秋海棠,上面寫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我問:「『潛規則』到底是什麼?明白地用語言把它說出來。」毫不扭捏的,第一個答案就直指核心:「我們要看對岸臉色。」
對。就這麼簡單。
「潛規則是誰訂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比較糊了,有人說是自願的,有人說是歷史與市場造成的,有人說也可以不要遵守啊。其實這注定是一個模糊的回答,因為根本就沒人知道誰制訂的。
我再問:「潛規則與法律或政策有何不同?」
「法律的話,感覺遵守法律跟制訂法律的人仍然是平等的。可是潛規則感覺是下對上的,要一直去猜測那個規則,想要討好在上位的人。」一個學生說,法律非遵守不可,潛規則卻有選擇的空間。另一個說:法律寫在那裡,可以去鑽它的漏洞,但是潛規則卻逃不開,因為不知道究竟是什麼。第三個人自動出面整合了雙方的論點:「法律之所以能鑽漏洞,是因為它很明確地寫在那裡,邊界很清楚,所以知道從哪裡鑽過去。潛規則逃不開,是因為它很模糊,也沒人把它講清楚,所以就算一個人選擇要服從潛規則,也可能逃不開。」我說:「對啊,就像小熊維尼,他本來是個卡通人物,結果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他變敏感了。」
如此討論一輪,潛規則漸漸現形:它不經民主程序、冤無頭債無主,因此無法修正、無法討價還價,卻有著貨真價實的影響力。短片裡說得很明白,不避掉國旗的話,電影就進不了中國市場。電影這麼燒錢的產業,要不顧慮市場,實在挺難的。拍了背景有國旗的戲並不會被抓去關,但是會血本無歸,這使他們決定趨吉避凶,遵守潛規則。
這部短片,距今八年。那時候,「不能出現國旗」還是低調、委婉、檯面下的原則,業界人士知道,但心照不宣。近年的潛規則已經不再低調了,要周子瑜、戴立忍公開道歉,都是刻意張揚的霸凌,目的是殺一儆百,唯恐你不知道!潛規則就是對於中華民國的各種政治象徵全面獵殺,是中國對臺灣的政治審查。
如果你參與某個活動,被警察抓走,然後從高處墜落,或者從海裡浮起,但一律以「無他殺嫌疑」迅速結案;我們知道這是政治。這裡面有國家動用的公權力,有壓迫者、有受害者。潛規則看起來卻不是這樣,它看起像「個人選擇」、「市場機制」、「你自己願意的」;「不爽不要做啊,不爽不要來啊!」潛規則用的是經濟手段,國家公權力僅隱身其後,讓事情看起來不是「壓迫者欺負受害者」,而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就是用經濟手段來掩護其政治本質。
《潛規則》為「中國因素」下了一個很好的注腳。所謂「中國因素」就是:臺灣的許多事情,是被中國「決定」的。其「決定」的方式,不一定是用政治影響,也可能是用經濟。
但是,為什麼?臺灣的事情,不是應該用民主的方式決定嗎?
「亡國感」這個集體情緒,它的核心就是這一句提問。臺灣的事情,為什麼不是用民主的方式決定?為什麼是由一個我們從未授權也無法影響的政權來決定?那民主算什麼?我們算什麼?
#什麼是我們不可或缺的民主食材
我在「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用了一款簡易遊戲「Democracy Cake」,由挪威的人權組織RAFTO(Rafto Foundation for Human Rights)設計研發、中原大學徐偉群教授引進,他很有創意地將這遊戲譯為「民主雞蛋糕」。每一組發一個蛋糕盤,然後提供二十幾種民主的「食材」,例如「言論自由」、「資訊公開透明」、「多元媒體」、「司法機關」、「立法機關」、「自由公平的選舉」、「公民投票」、「反歧視的法律」、「社會福利」、「正當程序」、「宗教與信仰自由」、「隱私權」等等。學生的任務就是用這些東西來建立自己的「民主雞蛋糕」。
一桌子食材,看起來都像好東西,但是蛋糕盤只放得下六片蛋糕。協商與爭辯自不可少,但他們考慮的因素是什麼?一位學生寫道:「在選擇良心食材時不論哪一項都非常難以取捨,突然有個念頭覺得我們過得其實很幸福,這些食材其實圍繞著我們四周,或許臺灣民主仍然有其進步、改善空間,但大抵來說我們過的很自由,自由到這些食材像是理所當然就該存在的,像是天賦的,捨棄哪一塊都怪彆扭的。」
另一位學生說:「這些良心食材,每一個現在看起來都好簡單,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就像呼吸一般自然;可是真要選六個來堅守,又尤其一想到我們很有可能將在之後失去這些權利,就更要選得戰戰兢兢。」
真的戰戰兢兢,我看著他們把一片片蛋糕放上盤子,又拿下來。「每一個食材在被丟棄的同時,總是會有人提出在臺灣過往經驗中遇到缺乏此食材的恐怖情況,最後食材又會被順利救回。其實我很慶幸大家對於臺灣歷史的認識較深,讓討論變得更加有意義,但也覺得很困擾,因為這樣每個食材都變得非常重要,就無法選出最重要的六個食材。」綜合討論時,有一組幽幽地說:「我們想要做一個三層的蛋糕!」
這是在桌遊與手遊中長大的世代,在高解析度影像中長大的世代。一款珍珠板貼上彩色紙的陽春遊戲,卻讓他們認真到產生選擇障礙,因為他們已經意識到,這些東西「之後可能會失去」。
可以想見,「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言論自由」、「自由與公平的選舉」等等,是很受歡迎的食材。但有一組出人意表地選了「社會福利」。據說那是蛋糕盤上的最後一個空位,一位組員唸出「社會福利」卡片背面的定義:「政府應促成全面的支持系統,以確保人民能擁有健康、接受教育、經濟穩定」,真誠地看著大家說:「我覺得這就是民主制度的初衷。我認為有社會福利,才會成為一個有愛的國家。」那想必是莊嚴的一刻,全組的人都感動了。一位組員寫道:「原本還在爭論效益或結構的組員都同時安靜下來,神情從冷靜理性轉為溫柔,最後大家一致通過,將社福列入食材。」另一位組員瀟灑地總結:「社會福利是討論後決定釋出的立場,即便在層級上是較後期的目標。但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建立民主雞蛋糕只是第一階段。遊戲卡裡也有幾十個對民主的攻擊,我稱為「黑心食材」,例如「政府監控」、「言論審查」、「選舉詐欺」、「歧視」等等。第二階段的玩法是請同學運用他的民主雞蛋糕裡的六個成分,來抵擋這些「黑心食材」。這個民主遊戲來自北歐,難免有隔靴搔癢之處,因此我根據臺灣處境的特殊性,另外加了三個臺灣版的「黑心食材」:「以商逼政」、「資訊戰」與「非官方談判締約」。太過切身了,同學說看到這三項,「腦袋抽痛了一下」。
面對攻擊,無力與挫折全部都跑出來了。「訊息戰、以商逼政、非官方締約一出現,瞬間就擊潰我們所有的良心食材,除了立法和司法,我們別無他法,而且還遠不及打壓這些早已滲透到民間的黑心食材,玩到最後大家都想放棄民主了。有一組說『用所有的黑心食材都可以對付這些東西』,我覺得好衝擊,確實這些大家這麼用力抵抗的不民主的『惡勢力』不斷逼近,為什麼我們還要堅守民主?常常自己在思考的時候也會這麼質疑。」
「我們拿著良心食材想要拼湊出防禦姿態,但卻發現這該怎麼擋?怎麼擋都有漏洞……我們拿著良心食材去對抗這些邪惡,突然感覺像是天安門事件那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一幕:『肉身抵擋坦克』。」
有一位同學想起了我在課堂上放的紀錄片,李惠仁導演的《蘋果的滋味》。「記得那時看完中嘉併購案的片段後感受到的是一股很重的無力感,即便我們獲得了資訊卻無能為力,在面對這三個中國因素的問題時我也感受到了一樣的無力。我開始回想紀錄片裡的中嘉併購案,當時有一群人發起了抗爭活動,雖然並沒有受到大媒體的關注,但那股力量是由人民的憤怒而起的,而那也正是我們最能夠直接參與的,也就是集會自由。」
「把所有良心食材一併加進來之後,好像還是遠不及抵禦黑心食材的進攻,真的令人非常絕望。可是,其實上這堂課的同學都是盟友吧?自己想不出辦法,那就大家一起想,總會有辦法……雖然亡國感並沒有減少一絲,但是對於自己所捍衛的價值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知道我想說話、想當好國好民、想在政府底下擁有人權,所以即使我堅信的民主力量遠小於獨裁,我們還是得團結一致對抗。」
#向內擠壓的委屈中蓄積著向外爆發的能量
這是我對於「亡國感」的體察。在他們臉上,我讀到對民主的珍惜:每一塊「蛋糕」都不想放棄,因為認識到每一塊都重要。我讀到對於民主的深刻思考:我請他們說說各組的雞蛋糕成分有何異同,其中一組解釋,他們沒有選「社會福利」、「隱私權」、「受教權」,因為「我們盼望良善的立法、司法體制,和言論自由能帶給公民的民主素養,自然會發展出這些項目」。在有限的蛋糕盤裡,他們沒有選擇某一些,是因為那些可以從更為基本的元素推導而得;這些食材在他們眼中不是獨立存在的原料而已,他們已經想到了彼此之間的連動關係。他們對民主的認識,不只是知道氯是什麼、鈉是什麼,而且知道氯加上鈉會變成一種讓食物好吃的調味料,如果將氫、氧和鈉加在一起,則可以用來做肥皂或通水管。
我也讀到擔憂、挫折、無力、絕望……與不甘願。還不願意投降或放棄的那種不甘願。這些情緒看似矛盾:擔憂、挫折、無力、絕望都是坐以待斃,不甘願卻是起身反抗。但如同前述兩段引文所示,這相反方向的兩種情緒,可以共存於同一個人的同一段表述。「亡國感」似乎不是一個單一向度的感受,它不僅是字面上看起來的被動、放棄、不作為而已;在向內擠壓的委屈之中,向外爆發的憤怒在蓄積。作用力產生反作用力,「亡國感」的內裡,有一個想要「逆襲」的驅力。
#亡國感真正悼亡的對象為何
值得追問的是,「亡國感」的悼亡對象為何?有人說,醒醒吧,你沒有國家,哪來亡國感?這是所謂臺獨。有人說,容納我們民主生活的,是中華民國臺灣,不管它叫什麼名字,它就是我的國家。這是所謂華獨。「亡國感」是哪一種?
在同學的作業裡,「國」的問題鮮少被提起。兩千年左右出生的這一世代,成長於全球化的年代,國界已不似先前那樣銅牆鐵壁,他們對國族的情感與看法,恐怕很難用黑白分明的「非此即彼」來劃分。有的人幼年在中國長大,因為父母是臺商,中國和臺灣都是他的故鄉。有的人曾經在中國就學,有的人固定往返中國,因為父母之一是中國人。有的人擁有臺灣以外的其他國籍。有的人是新移民之子。有的人認真在評估,畢業後要不要去中國找工作。一位同學表達得很好:「對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來說,『國』是一個太難解的概念。臺灣史獨立成冊了,但我們的國名裡沒有這兩個字。」他們拒絕中國因素,並不是因為對中國有敵意,也不是因為對中國欠缺瞭解,而是因為臺灣有民主,中國沒有,他們從自己的經驗知道,臺灣的生活才是有尊嚴的人的生活。
國族主義最需警戒的,不外乎兩點,其一是身分的排他性,其二是它經常召喚個體為國家犧牲。「亡國感」雖然有這個「國」字,卻很難被界定為一種國族主義的情感動員,因為「亡國感」的話題總是環繞著「民主」這個概念,而非「國族」;有亡國感的人總說著民主機制的毀壞,以及如何可以重建、強化。他們並不想像一個圍牆高聳的國族共同體,要入會得經過嚴格的血統審查——他們自己原不是血統純正的人。民主的原則是盡可能讓大家都享有公民權利(inclusive citizenship),而非排除他人;民主的政府採取三權分立,從人民的立場來避免國家侵犯基本人權。「亡國感」是朝向民主前去的,而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在它的反方向。
有解嚴前生活經驗的人,應該都還記得那種「亡國感」:「今日不做自由的鬥士,明日就成海上的難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退一步即無死所」;那些國慶閱兵、晚會、排字、大會操、軍歌比賽,講究「數大便是美」、「整齊畫一」、「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那些「萬眾一心」、「我愛中華」一遍又一遍的呼喊……是的,那些活動就是國族主義(的最糟形式),要你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要你為自己做為一個小螺絲釘而感動,要你團結,要你愛國,要你支持政府。那種亡國感絕對不容許你談多黨政治、民主制衡、基本人權;甚至你只是要求國會全面改選,他都說這樣會亡國。是的,那種亡國感就是賣弄國族主義的威權統治手法。
今日的「亡國感」是那種手法的反方向。君不見,「亡國感很重」的年輕人總是好想突破同溫層,好想跟長輩溝通,為了自己在乎的議題狂寫臉書,去捷運站之類的熱鬧地方當小蜜蜂,收集連署,製作短片丟上網,用無窮無盡的公民參與去實踐民主。
「亡國感」的「悼亡」對象,不是任何一國,而是民主。「亡國感」只是一個現成的詞語,方便溝通。他總不能說:「啊,我最近『亡民主感』好重!」這樣誰聽得懂?說「亡國感」,雖不精確,卻一聽就懂。遂成流行。
「亡國感」甚至不是一種悼亡。不是一種現在式或者過去式的哀嘆:「我們已經亡國了,好慘啊!」而是未來式,一種警世明言:「再這樣下去我們的民主會完蛋的!所以我們現在——」。「亡國感」不是句點,而是起手勢,重點總在於,為了不要讓現在還享有的可愛的自由消失,我們現在趕快來做點什麼?
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攝影:蔣銀珊)
這是藝術大學裡的一堂通識課,學生的主修是電影、戲劇、動畫、美術、音樂、傳統音樂、劇場設計、新媒體藝術,他們本來不是對政治特別有興趣的人。但是,對民主的珍惜與體會,在這個歷史時刻變得巨大而急切,因為他們感到,「以後可能會失去」。所謂「這個歷史時刻」,就是中國積極向外輸出專制影響力的這一段時間,就是中國因素滲入臺灣骨髓的時刻。
有人擔心,亡國感是政治操作,或者將在總統大選中成為政治操作的議題。其實民意政治的基本原理極為簡單,就是民眾把自己擔心的事情大聲說出來,而候選人想辦法說服民眾:我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你投給我別擔心。亡國感是真實的集體情緒,源自民主於近年因中國因素持續惡化的事實;這件事情在選舉中成為影響因素之一,本是民意政治的正常狀態。所有重要議題,都應該是選舉的影響因素啊。誰積極反對九二共識、反對一國兩制、反對和平協議,誰就會獲得「亡國感」一族的青睞。背離民心者在選舉中落敗,本是選舉制度的設計初心。
「#有錢就有自由」,只有在民主國家才會是天理
課堂上也有另一種意見,是不打算捍衛民主的。有一位同學寫道:「我認為臺灣的兩黨惡鬥,不太會像是民主的在進步,而是在濫用,那要民主有什麼用?我個人會覺得專制體制會更讓我們的經濟往上升起,讓我們的國家成為世界強國,那我在想的是保持著民主有什麼用呢?我個人會覺得有了麵包才能夠談這些之後的生活限制,那你有錢了不喜歡極權專制,那移民就好了啊!何必因為為了保持民主,而讓我們全國人民都快餓死,那維持民主功效在哪?」
他的意思是先拚經濟,有錢了就有自由,因為有錢就可以移民,可以任意選擇要當哪一國人。這推論裡有幾個關乎事實的環節,值得拆解檢視。其一是他認為只有專制才能拚經濟,民主不能;其二是他認為臺灣的經濟現況是大家都快要餓死;其三是他認為專制並不危及人民移民的自由。這也就是常見的「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說法。他很禮貌地寫說希望聽聽老師的看法,所以我在課堂上仔細提出事實的說明,不過,那堂課他並沒有出席,此後也沒有再見到他。
這位同學理所當然地覺得「有錢了就有自由」,好像那是天理。那恰好是因為他在民主的制度裡長大,習慣了這種民主框架裡的資本邏輯。在專制國家,那才不是天理。專制國家的人都知道,自由是國家的恩賜特許,而不是權利。他可能不知道,他恰好選擇了一個他最不能接受的制度。小魚也覺得用鰓呼吸是天理,你既是一條小魚,為什麼要跳上岸來呢?
#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寫定的未來
以上是我從「臺灣前途與中國因素」的課堂上,捕捉到的「亡國感」的面貌:在中國因素影響下,因為感受到可能會失去民主自由,而產生的一種既無力又亟欲奮力一搏的集體情緒;「亡國感」本身就蘊含了「逆襲」的能量。
這門課到六月時接近尾聲,那卻是香港抗議「逃犯條例」的開端。我清楚記得當時,各界一致認為「逃犯條例」一定會過,包括上街抗爭的人。大家平心靜氣地「知道」香港立法會的生態就是那樣,平心靜氣地「知道」不可能贏;香港人上街只是寧鳴而死,不默而生。我們課程結束放暑假了,香港人卻在街頭上一天一天地創造奇蹟,那麼多的人從各處冒出來,終於擋下了不可能擋下的,令歷史為他們轉彎。如鍾耀華所寫:「歷史從來都是在創造不確定性,稍稍挪移其彈道。香港的反抗走到此刻,中共未贏我們未輸,是大家的努力。」
人們六月的時候不能預測香港,現在又何能以失敗主義論定臺灣?世界原不存在一個已經寫定了的未來。臺灣的前途仍然在於,珍惜民主的人們能夠發揮多少能量,對中國因素的作用力展開逆襲。民主自由是臺灣的理想,我們的百年追求;而理想,是不必害羞的。
(本文摘自《亡國感的逆襲──臺灣的機會在哪裡?》,新書係失敗者聯盟及春山出版編輯部共同策劃。由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專家作者,正面且直接的對於亡國感現象進行拆解,希望能從中找出抵禦、甚至是「逆襲」亡國感的方式。)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萬的網紅一起上學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夢想10境秀】夢想女孩5 Lucy Promo 喜歡我們創作的影片請訂閱跟開小鈴鐺喔 https://bit.ly/2M2CQdH 姓名:Lucy 身高:160 體重:秘密 三圍:32F / 24 / 37 專長:瑜珈 烹飪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
「十蘊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十蘊 ptt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十蘊 ptt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十蘊 ptt 在 迷走工作坊 Mizo Gam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十蘊 ptt 在 一起上學吧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十蘊 ptt 在 一起上學吧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十蘊 ptt 在 一起上學吧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十蘊 ptt 在 [月子] 詢問10天月子餐-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十蘊月子餐ptt的推薦與評價, 網紅們這樣回答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十蘊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月子] 台北月子餐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生產] 請益台北經濟便宜月子餐- babymoth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月子] 幫推薦好一點的月子餐- 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十蘊月子餐PTT :: 藥局地圖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月子餐吃幾天ptt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十蘊月子餐ptt :: 安心吃豬豬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月子] 台北月子餐- 看板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後頭厝月子餐PTT-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後頭厝月子餐PTT-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7月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十蘊月子餐PTT :: 產後護理之家費用標準查詢網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十蘊月子餐PTT :: 產後護理之家費用標準查詢網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藍田月子餐PTT :: 非營利組織網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月子] 台北月子餐- 看板BabyMother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10款「專櫃防曬推薦」PTT、Dcard網友都大 - CaVa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10款「專櫃防曬推薦」PTT、Dcard網友都大 - CaVa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邊境奇譚ptt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SSD固態硬碟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偽満洲國政府公報 - 第 33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御製數理精蘊表: 8卷 - 第 1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Guangxi tong zhi - 第 9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Shou tang yi shu - 第 2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臺灣省通志.卷首(下):大事記(1)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Sichuan tong zhi - 第 18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浙江採集遺書總錄: 十一卷 , 閏集 - 第 1-6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十蘊 ptt 在 重刻昭明文選李善註 - 第 1 卷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十蘊 ptt 在 詩聲字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聯合文學 小說推薦※
大家好:
今、明兩天,我們張貼的都是小說。順帶一提,「詩.聲.字」所分享的,體裁原不限於詩歌,粉專名字裡的「詩」是泛指,以之代表文學作品,不然的話,就得取名為「詩歌,散文,小說,其他.朗讀.手寫」了(被放在「其他」概括的體裁們表示……)。
只是臉書介面比較不適宜閱讀長篇文字,因此我們平時的分享上,仍然是以詩歌為主的,獨愛詩歌的舊雨新知,略過散文、小說也無妨(呃),但請繼續關注我們。
※
李琴峰《獨舞》節錄:「就像刺鳥的宿命」
「小惠妳就是那時注意到,自己只能喜歡女生的?」
她將丹辰的往事與那場大地震的經驗告訴小書後,小書如此問道。
她與小書在新宿二丁目裡一間名為Lilith的酒吧裡小酌。「小惠」是她在性少數圈裡使用的中文暱稱,日語的暱稱則是リエ。Rie,理惠。
「不是『只能』喜歡女生,是『就是』喜歡女生。」她訂正道。
小書本名李書柔,由於「書」在日文裡讀作「sho」,因此在日本大家都稱她Sho-chan,翻成中文便是「小書」,所以懂中文的人也有人會用中文稱呼她「小書」,但由於「小書」與「小叔」音近,因此本人似乎不大希望這個稱呼傳開。小書與她相同年紀,都是台灣人,但她是在大學畢業後立刻來到日本,小書則是在台灣先工作了一陣子,去年才來的日本。現在小書在東京一邊上著語言學校,一邊在找工作。小書剛來日本時,在PTT拉板上發了一篇題為「有圈內人在東京嗎?」的文章,那便成了兩人相識的契機。
「還不是一樣?」
「差多了,請不要用『只能』這種缺乏能動性的字眼來描述我的性取向行嗎?」
「妳很龜毛耶。」小書一邊笑著說道,一邊將裝著金黃色啤酒的酒杯靠到嘴邊啜飲了一口。「簡直像日本人一樣。」
「不是『龜毛』,是『擇善固執』好嗎?」她也笑著回應。
與心有千千結,凡事老想太多的她不同,小書總是對什麼事都不大在乎,一副無拘無束的樣子。有時散漫過了頭會讓人看了心裡焦急,甚至捏把冷汗,但相處起來頗為輕鬆。
週五的二丁目總是一片熱鬧繁華,且九月底又是東京最舒適的季節,盛暑方過,既沒有夏日的濕氣,也沒有冬日那刻膚刺骨的凜冽寒風。夜晚十一點,重低音的夜店舞曲從數家店內流洩而出,路上好幾對同性情侶並肩走著,知名店家的店外更是大排長龍。
Lilith店內也播放著輕快的音樂,不滿三十平方米的狹窄空間裡塞了二、三十人,年齡從二十幾歲到四十幾歲不等。店內客人以日本人居多,但也有如她和小書這樣講中文的人,或是一口道地英語的白人女性。Lilith是間限女性的拉子酒吧,但店內也有不少光從外表難以判斷性別的客人。一位看起來大學生年紀,一頭烏黑長髮的女孩在店內的卡拉OK機器點了歌,於是原先的西洋歌曲淡出,由松隆子所翻唱的〈真實的我〉(譯註:原題〈ありのままで〉,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日語版主題曲)前奏靜靜流淌而出。
「那妳是為什麼會想來日本呢?」
這個問題她自己已被日本人問過無數次,這次輪到她問小書了。她一直頗好奇小書的動機,畢竟日本雖然近年來LGBT議題逐漸受到重視,但「同志沙漠」的惡名可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洗清的。再說小書來日本轉眼也已過了一年半,至今卻總無法適應日本社會似的,總是抱怨著日本人死腦筋,在細節上太過龜毛,行動劃一毫無個性可言等等。
「我也沒想太多,朋友找我來我就來了。」
「最好是。認真回答啦。」
她知道小書不大擅長認真的自我剖析,因此多半會打馬虎眼試圖糊弄過去,果然給她猜中了。小書嘆了口氣,那嘆息中大有「果然糊弄不過去嗎」的意味,接著沉思了好一會兒才回答。
「如果妳在台灣工作過就知道,台灣讓人作不了夢,連夢想的尾巴都看不到。每天起床就是夾在一大群機車裡去上班,工作累得像狗一樣,領那一點吃不飽也餓不死的薪水勉強維持生活……」
小書又啜了一口啤酒。她也舉起手邊的Kahlua咖啡牛奶調酒湊到唇邊。此時那位女大學生的〈真實的我〉剛好進入副歌。小書繼續說道。
「就算是現在,當我一想起台北的天空,眼前浮現的總是一片灰色陰沉的景象。有天上班途中在等紅綠燈時,我抬頭看了看天空,突然有了個想法——難道我還要看這片陰沉的天空看上個二、三十年嗎?」
她望著小書的雙眼,在那眼裡她彷彿同時看到了對一成不變的未來的恐懼,以及變化的契機必須由自己來創造的那種積極光芒。
「正好那時路邊有家吉野家,我看了就想,不然,就去日本吧。我把這想法告訴那時在交往的女友後,自然是一陣大吵啦。她又是抓住我哭著說不想分開,又是企圖說服我,說我沒錢又不會日文,去日本做什麼?但那都沒用,離開島嶼的想望像在心底紮了根似的。於是我就跟她分手,辭了工作,向父母借了錢出來了。然後,就這副德性啦。」
小書一邊苦笑一邊乾了手邊的啤酒,又向店員點了一杯。她也點了一杯Cassis柳橙調酒。小書所做的決定某種程度上可說是毫無計畫的魯莽行事,但那決定裡卻蘊含了毫無他人干涉餘地的,小書自身純粹的自由意志,這點使她相當羨慕。她至今也為自己下了許許多多的決定,但那些與其說是自由意志,不如說是順應每個當下的時勢所導出的最佳解答罷了。她感覺她不過是個被某種神秘力量所操縱的傀儡。
〈真實的我〉唱完,店內響起一陣掌聲。小書拿過遙控器,點了飛兒樂團的〈刺鳥〉。店裡大部分客人都是日本人,小書卻不怕破壞氣氛,偏要點中文歌,這也是她的厲害之處。
前奏流淌而出,店內氣氛瞬間冷卻了下來,但小書絲毫不顧他人反應,自顧自興高采烈地唱了起來。她坐在一旁靜靜聽著。
就像刺鳥的宿命
悲劇而勇敢
用生命交換結局的燦爛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跨國生活、身為女同志,可說是少數中的少數;若是他鄉遇故知,兩人之間的親切熱絡自是不在話下。小說中的小惠(趙紀惠,主角)、小書,便是在這難得的機緣下,在拉子酒吧內小酌。雖有相近的背景,兩人的性格卻有鮮明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方式處理自己不斷置換的身分(identity)命題。小惠著重細節,對自己的性取向帶有積極的思考模式(她堅持自己「就是」喜換女生,而非被動地「只能」喜歡女生),但時常感覺自己缺乏強健的自由意志;小書較為不拘小節,但對自己的生活規劃頗有想法,一旦設定目標便不顧一切勇往直前,好像〈刺鳥〉歌詞所描述的,哪怕要悲壯地付出生命,也甘願以此換取燦爛結局。迥異的人格特質,是否左右了兩位角色在小說中的命運,待讀者們親自去探索。
小說也呼應了台灣當代的社會背景。第一,開頭的「大地震」,指涉的極可能是九二一大地震(從小惠可能的年齡推算,大約發生在她的童年)。第二,小惠和小書都有使用PTT的習慣。第三,小書對台北的工作環境有精闢的觀察:機車代步、天空通常是陰暗的、勞力與薪資比例失衡…等等。寫實元素使台完讀者更能融入情節,也使兩位角色更有說服力。
#李琴峰 創作
#Evan 手寫
#謝銘鴻 評述
※李琴峰小說《#獨舞》(聯合文學,2019年1月),本書曾獲日本「群像新人文學獎」優秀作,副標題為我們借用篇末歌詞,自行加上。
※感謝聯合文學,及其聯絡人懷慧
十蘊 ptt 在 迷走工作坊 Mizo Gam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桌遊封神榜 #十大台灣桌遊熱銷排行 #2017年12月
感謝 龐奇 陽光桌遊世界 JOOL桌上遊戲俱樂部 卡牌屋 授權提供銷售數據。這份資料是 2017 年 12 月的銷售排行,分別為綜合的銷售排行,以及台灣設計師排行,我們將在明天公布 #2017年度排行。此為公開資訊歡迎分享。
*1/10勘誤:《生態公園》係台灣編輯、文案及美術優化,機制非台灣設計。《拯救北極熊》為台灣設計。《三千世界鴉殺盡》《花見小路》《雪球保衛戰》機制非台灣設計。
🎲為什麼整理這個資訊圖表?
在過去,我們已經整理了一年多的台灣桌遊的集資資訊圖表,而現在,店家銷售排行的公開,則更讓我們進一步了解產業的現況。在過去三年,台灣桌遊集資超過 4400 萬,桌遊出版社、遊戲設計師透過電商、官網直接面對消費者,也開始成為主流選項之一。但透過群眾集資發表的桌遊,在正式出版後,是否在店家市場有後續銷售動能,是我們的整理圖表的初衷。
🎲為什麼是這些店家?
我們整理的店家,在台灣桌遊市場具有一定的規模和代表性,雖然不可能完全代表所有的桌遊客群,但仍能反映一定程度台灣桌遊消費者的屬性。
台灣過去十幾年,桌遊店家是產業的推手之一,以新北市的首善之區板橋為例,在2010年以前,板橋只有一家桌遊店,八年後的現在,板橋全區已近十家,大台北地區已超過 100 家,全台灣超過 200 家桌遊店。
桌遊店的經營,從過去的銷售、出租以及教學,業務擴展到營隊教育、聯誼團康甚至研習課程,在桌遊二字逐漸為大眾所熟悉的同時,桌遊店家在產業的推廣有著不可抹滅的指標性。
🎲如何看待這份圖表?
這些公開資訊,歡迎分享及解讀,對店家、出版社、設計師以及代理商,都具有不同面向的參考價值,我們拋磚引玉,提出幾點參考:
一、近期單月的排行,除了會根據店家風格或主推產品,決定遊戲的熱銷程度,同時也能看出近期流行的趨勢,在其中也可觀察出一些長銷多年的熱門品項。與年度的排行互相參考,可發現一些端倪。
二:Made in Taiwan:台灣設計的桌遊作品,在十年前屈指可數,但在近年包括大量人員的投入、包含群眾集資在內的各種行銷方式的興起,2017年台灣商檢出版的桌遊超過百套,過去被中國玩家被戲稱為毛線桌遊(註一)的台灣桌遊,在近年在題材、規格和遊戲性上已推陳出新。相較於其他產業,台灣桌遊並沒有受到政策保護,面臨的競爭是來自代理商海選全球的精品,可喜的是,台灣原創桌遊已經逐漸開始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過去短短三年間,台灣桌遊集資金額累計超過四千萬,品項接近百款,但只有六款進入四店的12月銷售榜,分別是:龐氏騙局、她的工具人們、歷史長流、陰陽百鬼譚、台北大空襲、四季之森,在比例上不算太高,除了行銷之外,主題以及遊戲性也是維持長賣的關鍵。
當然,購買之後的體驗也許有落差,迷走工作坊《台北大空襲》的作品在PTT桌遊板就有六人表達是2017年令人失望的遊戲(註二)
三:高單價產品較少,被深度玩家戲稱為「神農電波」(註三)的四大策略桌遊,雖然遊戲性深受好評,但遊戲時間較長以及單價較高,是造成未列入熱銷排行的可能原因。
這樣的狀況,許多玩家也許並不樂見,特別是問世超過五年的《阿瓦隆》、《說書人》仍高居熱銷排行,似乎代表台灣消費者對於新品的接受度較低(或是新品的遊戲性並不如過去那的這些經典作品),但是在商言商,任何遊戲的長銷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為這或許是店家維持營運的重點商品,這樣的市場現況,在桌遊文化尚未成熟普及,消費者行為改變之前,可能暫時不會改變。
那麼,台灣人是否只喜歡玩派對遊戲?或是就認定台灣的玩家品味淺碟?這樣的認知也許又略嫌果斷,從最近充滿爭議的的勞基法修正案中,可以發現,在普遍工時過高的勞動環境中,如果可運用休閒時間不長,娛樂的形式偏向快速吸睛、解悶、舒壓的型態,消費者的商品選擇,似乎也是可以理解。
桌遊需要時間學習、邏輯運用以及一定的文化底蘊,在氣氛較為浮躁的台灣,一款桌遊的競爭對手,可能不是其他桌遊,而是電影、電玩、手遊及各類Youtuber。身為桌遊產業的一份子,當然期待一般大眾可以成為熱愛桌遊的玩家,但實際上這樣的轉變極為緩慢,在短期之內,期待熱愛深度策略遊戲的的玩家客群可以支撐整個市場,在現況可能還充滿挑戰。
🎲排行的公開,是否可能影響購買行為?
我們認為不會,因為桌遊相當重視遊戲體驗,實際遊玩的體驗、口碑決定大多數的購買行為。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不同,對遊戲的好惡也各異。若僅憑這些公開資訊圖表,就可能動搖玩家的資訊判斷,或許低估了人們獨立思考的能力。以電影為例,喜歡獨立製片的電影愛好者,也不會因為好萊塢大片的票房熱賣,而改變觀影的行為。
最後,近年來,文化部力推電影法修正,希望全國電影票房透明化,但因為過往資訊為相關電影業者所把持,遇到極大的阻力,非常感謝這些店家可以提供銷售排行,雖然僅具參考意義,但令人欣喜的是桌遊領先了電影一步,提早往公開資訊的路途邁進。
註一:毛線桌遊:不需動腦,倚靠運氣即可能取勝的簡單遊戲,偏向輕鬆歡樂。
註二:原文連結:https://goo.gl/1GNbR8,我們高度重視玩家回饋,這些意見也會納入未來的遊戲製作參考,在《高雄大空襲》前置開發,我們已經透過上千份問卷收到許多於建議,非常感謝大家的砥礪。
註三:神農電波:神秘大地、農家樂、發電廠、波多黎各。
十蘊 ptt 在 一起上學吧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夢想10境秀】夢想女孩5 Lucy Promo
喜歡我們創作的影片請訂閱跟開小鈴鐺喔 https://bit.ly/2M2CQdH
姓名:Lucy
身高:160
體重:秘密
三圍:32F / 24 / 37
專長:瑜珈 烹飪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oveLucyLee?fref=ts
夢想:與知名攝影師學習
平常是個平面模特兒,因此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而且自己又很喜歡旅行,喜愛到世界各國去遊歷還有拍上各地特有的風俗民情。
希望可以跟知名攝影師學習專業的拍攝技巧,不僅可以增加自己的拍攝技巧。
也能幫自己的家人、朋友
或是自己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
【夢想10境秀】3月5日晚上8點開始直播!!
夢想實境秀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reamtenday
【伸出援手】HereO集資平台►►http://www.hereo.cc/project-main.php?pid=924
【前往實境】livehouse.in線上直播►►https://livehouse.in/
進擊媒體行銷FB粉絲團►►http://ppt.cc/EWvh
訂閱進擊媒體行銷Youtube頻道►►http://ppt.cc/hi8F
各種活動及影片合作請至粉絲頁留言►►http://ppt.cc/EWvh
十蘊 ptt 在 一起上學吧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夢想女孩3 # 小予兒 Promo
喜歡我們創作的影片請訂閱跟開小鈴鐺喔 https://bit.ly/2M2CQdH
姓名:小予兒
身高:173
體重:51
三圍:32D / 23 / 34
專長:跳舞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oveTammy820101/timeline
夢想:當個背包客,到各國遊歷
背包客和一般旅遊最大的不同,就是你可以更貼近當地的生活,
有更多的時間讓自己融入當地,了解那裡的人們的生活型態。仿佛置身在歷史的長河當中。
一雙球鞋、一只大背包,想停留在哪就停留在哪,想深入探索就深入探索,
這就是當個背包客的迷人之處。希望能在我唸書的時候籌備一筆小小的夢想基金,畢竟後能到一些地方去遊歷。
想幫助妳支持的女孩 完成她未完成的夢想嗎?
【夢想10境秀】3月5日晚上8點開始直播!!
夢想實境秀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reamtenday
【協助圓夢】HereO集資平台►►http://www.hereo.cc/project-main.php?pid=925
【前往實境】livehouse.in線上直播►►https://livehouse.in/
進擊媒體行銷FB粉絲團►►http://ppt.cc/EWvh
訂閱進擊媒體行銷Youtube頻道►►http://ppt.cc/hi8F
各種活動及影片合作請至粉絲頁留言►►http://ppt.cc/EWvh
十蘊 ptt 在 一起上學吧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夢想10境秀】夢想女孩2 # 賴瀅羽NiNi Promo
喜歡我們創作的影片請訂閱跟開小鈴鐺喔 https://bit.ly/2M2CQdH
姓名:賴瀅羽NiNi
身高:163
體重:45
三圍:32C / 23 / 33
專長:油畫 烹飪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0927032729
夢想:開一個屬於自己的油畫展
因為自己一直很喜歡畫畫(油畫)。想要把自己畫的東西跟大家分享並做義賣,
將所得捐給單親家庭或是流浪動物之家,幫助和我一樣單親的家庭。
想幫助妳支持的女孩 完成她未完成的夢想嗎?
【夢想10境秀】3月5日晚上8點開始直播!!
夢想實境秀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dreamtenday
【協助圓夢】HereO集資平台►►http://www.hereo.cc/project-main.php?pid=922
【前往實境】livehouse.in線上直播►►https://livehouse.in/
進擊媒體行銷FB粉絲團►►http://ppt.cc/EWvh
訂閱進擊媒體行銷Youtube頻道►►http://ppt.cc/hi8F
各種活動及影片合作請至粉絲頁留言►►http://ppt.cc/EWvh
十蘊 ptt 在 十蘊 的推薦與評價
十蘊, New Taipei City 新北市. 1273 likes · 5 talking about this · 23 were here. 蘊藏十種適合現代不同需求的餐點,力求營養均衡,用天然食材來調理體質. ... <看更多>
十蘊 ptt 在 [月子] 台北月子餐 - PTT評價 的推薦與評價
Hsuan11082305/01 23:51推十蘊~價格合理味道也很棒. 推. lovewinds00705/02 01:04只吃過月芽,口味上都很不錯,青菜也都是翠綠的. ... <看更多>
十蘊 ptt 在 [月子] 詢問10天月子餐-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地點(必寫):台北
大家好,想詢問是否有推薦的好吃的月子餐外送?
因為我是自然產,住院3天吃醫院的(素)。
出院後去月子中心20天,吃它配合的外包廠商好婆婆的。
下周要出關回家了,本來想解禁買著吃,但先生不知哪來的想法,還是覺得要坐滿30天月子。
因此:多動話多老婆關不住30天,至少要吃補滿30天。
請問大家台北有推薦的,只訂10天的嗎?
(就下星期要送了,拖延症就是要最後一刻)
爬過文,但
1.好婆婆雖然大家覺得價格較低,又訂餐彈性,但我真的吃的好膩。
2.看有推薦食在舒活,訂食材回家自己加熱,我蠻有興趣的。但我回家10天,能幫忙的只有我妹,她覺得不如訂餐直送省麻煩。
-----
Sent from JPTT on my OPPO CPH160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2.1.6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11522061.A.561.html
因為口腹之慾很重,我決定月子中心的重點就是月子餐,有幾家有廚房的我還去現場吃了一餐,結果還是價格取向選擇了現在這家。試吃時真的感覺不優。
但因為我住院時,醫院只提供素餐點,出來吃好婆婆驚為天人,覺得自己6個月前有這麼挑嗎?。
(可能他試吃和實際送餐有差)
真的是再好吃的連吃一個月會膩,所以才想換家,非常謝謝大家。
我繼續研究一下網頁大家推薦的,非常謝謝大家
※ 編輯: ch0815 (211.72.1.60), 11/24/2017 20:49:12
... <看更多>
相關內容